中国第一鱼市迎来竞争对手?舟山国际水产城奋力振兴

[复制链接]
查看4309 | 回复0 | 2021-5-3 20: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5月1日起,中国沿海四大海域将同步进入伏季休渔期。
1620046403043512_412.jpg
4月30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渔港,大批渔船陆续返港,准备进入伏季休渔期。



01

三十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华丽转身



从水产小仓库到渔港海岸的“新地标”;



从简陋的地摊交易到国内外客商云集的筑巢经营;



从单一的鲜品交易到活、鲜、冻、干全品类水产品贸易……



30年来,位于普陀沈家门的舟山国际水产城从无到有,占地面积从750平方米扩展到35万平方米,正朝着多产业互动提升、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国际化渔市华丽转身。
1620046427259411_714.jpg
创建于1989年5月的舟山国际水产城历经三代,时任普陀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财贸办主任的谢茂康作为亲历者对此也是历历在目。



谢茂康:1989年5月20号(普陀)区政府租用了海军码头750平方米开市的。第二期的时候渔市大街的路开通了要评国家级市场去了,首先要把设施搞好,市里区里搞了一个“9388”工程我们一起整整搞了几个月。
1620046449962611_833.jpg
第一年这个脱颖而出的市场年交易量达6000吨,年交易额4000万元。



1992年6月,第二代水产品交易市场迁至墩头,冰鲜年交易量7.9万吨,交易额6.3亿元。



2009年起舟山国际水产城实施新一轮升级改造,到2015年5月,水产城内活、鲜、冻、干水产品交易和商贸旅游服务区等项目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6年12月27日,全国首家以水产品贸易为依托的产业体验旅游4A级景区——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景区正式挂牌。



2020年,舟山国际水产城海鲜交易量88万吨,交易额163.9亿元,产品辐射至国内20余省(市、区),其中30%左右出口欧盟、北美和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原产地海水产品第一鱼市。



02

中国第一鱼市面临挑战?



舟山国际水产城位于著名渔港沈家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规范化水产交易批发市场。



然而,去年8月至10月,来这里投售蟹类水产品的本地渔船明显减少,去年水产城蟹类交易量18.9万吨,同比减少约5.6万吨。



蟹类投售船只为何少了,渔民们都去哪里了?据了解,以岱山为主的部分渔船去江苏南通启东大洋港投售了。从各方汇总的数据看,去年舟山共有1200余艘渔船(占舟山渔船总数约五分之一)季节性在江苏、上海、宁波等地投售,主要为蟹笼、流刺网、拖虾等作业船。其中1110余艘(岱山1000余艘、普陀100余艘、嵊泗10余艘)在大洋港、盐城市射阳县、连云港海头镇等地投售,尤其以大洋港投售最多。另有100余艘在上海、宁波投售。



为什么去大洋港投售?岱山县高亭镇晨辉渔业合作社社长王辉表示,去年8至10月,该合作社48艘渔运船全部在大洋港投售,因为那边每斤价格要高出3至5元,而且休渔结束刚开捕时,渔场离大洋港行程五六个小时,最多7小时,而到沈家门舟山国际水产城,需要近20小时。10月份以后,随着渔场南移,部分渔运船才会到舟山国际水产城或其他地方投售。这样的投售习惯,已有四五年。



许国达,岱山人,在舟山国际水产城开公司10多年,去年产值约2亿元,其中七八千万元是在大洋港产生的。他反映,捕蟹旺季,目前支撑舟山国际水产城交易的渔船除了普陀本地、福建部分,主要还是靠台州地区的500多艘船只。“台州船之所以没去大洋港,因为舟山水产城有几千名扎橡皮筋的女工。为防止蟹相互残杀,活蟹都要捆上橡皮筋。岱山渔船的橡皮筋都是雇佣渔民在船上直接扎,台州渔船没这个习惯,在大洋港又很难叫到女工,而且进入大洋港入口处地形复杂,一不小心容易搁浅。”许国达说,大洋港还有一个不利条件就是要候潮进出,潮水没涨时,有时只能干等,这与沈家门渔港随时进出还是没法相比。



这些年渔场捕捞地虽有些变动,但总体变化不大,那么为何近四五年舟山部分渔船开始青睐大洋港?



吕四海域过去盛产小黄鱼,如今小黄鱼数量虽明显减少,但梭子蟹、虾、海蜇、鲳鱼、八爪鱼、鮸鱼及其它鱼类还有一定产量,所以每年渔汛期间,这里依然是岱山乃至舟山渔船主要捕捞海域。



“天热的时候,最考验蟹活性,鲜度越高,价格越好。”这几年一直在吕四做水产生意的岱山振南渔业合作社社长虞忠完说,对于渔民来说,哪里价格高就往哪里跑。



吕四较市场的距离,显然优于舟山。在当地贩运鱼货20多年的水产经营户高雪明告诉记者,从吕四运到上海水产批发市场约2小时,而舟山国际水产城到上海至少4个小时;至于吕四到北方市场,那自然比舟山更具优势,运输时间可节省5个小时左右。



新的大洋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当地国资企业融资超20亿元,经过围垦、建设,于2017年落成。



新渔港新建水域面积95.4万平方米,陆域面积210.8万平方米,码头岸线7663米,可停泊渔船2300多艘,港池里面已建成码头170个,冷藏车可直接停靠码头装货。据统计,去年鱼货卸港量近30万吨。



如今的吕四人,倾力打造大洋渔港不惜投入,雄心勃勃。他们将在现有渔港设施的基础上,配套9万平方米的服务设施,融吃住玩于一体,鱼货在港边可以仓储、加工、销售。目前,招商工作已告一段落,建设马上就要启动,未来将形成鲜鱼小镇。渔港向外,去年6月动工的4座总投资46亿元的集装箱码头正在加快建设。“这里是江苏新出海口,未来这里将进口如金枪鱼、澳龙等国外水产品,而吕四的水产品也将从这里走出国门。”



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宇说,这个商港其中一大功能是服务渔港,增强渔港水产市场竞争力。
03

舟山国际水产城出路在何方?



舟山国际水产城活鲜商会会长俞位海表示,目前舟山国际水产城有冰鲜经营户120多户,活鲜经营户170户,由于场地不够,有40家经营户还在附近进不来。水产城现有可支配码头只有8座,这明显不够用。



2019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全年累计接纳各类投售船只12636艘次,比上年减少7%;有经营户反映,去年八九月份舟山国际水产城蟹投售量比上年减少近三分之二,与渔场蟹资源减少也有关。目前已把部分精力放在吕四的舟山某水产企业负责人也表示,近五年来,有10多家舟山水产企业落户这里从事螃蟹加工,按照目前势头,如果靠近舟山的渔场蟹资源不能明显恢复,那么舟山国际水产城蟹交易再现辉煌可能性不大。



舟山一些水产企业负责人建议,舟山乃至浙江,要进一步加大蟹苗、鱼苗增殖放流力度。他们认为,吕四一带渔场蟹类资源还比较丰富,与上海江苏大量投放蟹苗有关。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浙江海洋水产研究所一位专家说,由于2016、2017年蟹类旺发,当时价格大跌,使得蟹苗投放变得谨慎。他认为,东海渔场需要质优价高的水产品,渔业也需要高质量发展,不能仅追求产量。



针对舟山国际水产城现有的问题,舟山国际水产城董事长方斌正在考虑整合周边码头,并协调经营户,确保渔船及时安全卸货。同时谋划如何降低渔民的投售成本,做好舟山海鲜全产业链文章,打造智慧鱼市,全力助推渔港小镇建设。



舟山国际水产城正全面搭建“互联网+渔场+市场”联动大平台,着力打造多产业互动提升、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国际化渔市。



去年底开始,舟山国际水产城启动了数字水产城建设工程,将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引入全产业链。目前,前期数据的收集都已完成,整个系统预计将在今年7月全面上线。后期平台还将配套接入专门的冷链物流系统和B2B线上商城,帮助渔民和养殖户打通销售运输环节。实行智能化码头,实现生产流程标准化。



此外,通过水产城交易区的摄像头,大数据系统可以实时计算出正在市场内交易的人员数量;通过每辆货车上安装的传感器,后台可以记录下每一辆货车的运输路径,最终成交价格等交易信息;水产城的一切闲置空间和设备也将被录入系统,方便前来投资交易的客商租赁。



近几年,舟山的海鲜零售电商发展迅速,椒盐皮皮虾等网红产品一度在网购零食圈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缺乏大品牌,产品的售价普遍不高,附加值非常低。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水产城将建立子母品牌体系,打造区域性的大品牌,吸引现有的小商户入驻。



据了解,目前母品牌的名称和logo已经在进行前期设计,不久将正式注册。母品牌成立后,所有从水产城运出的货物除了商家自己的商标外还会带有统一的母品牌标识,通过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也能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如何将关键的母品牌做大做强呢?过硬的质量是关键。水产城为此引入了区块链溯源系统。该系统上线后,每件商品从水产城运出之前都会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合格后打上专属二维码,消费者则可以通过扫码获知海鲜的上岸时间、产地、运输路径等信息,是否新鲜一目了然。



面对大洋港挑战,普陀区分管水产城的副区长乐舟龙说,水产城将从推进市场有机更新、攻坚市场数字赋能、创新市场交易体系等三个方面着手,大力实施市场转型升级系统工程,奋力实现舟山国际水产城市场地位振兴。在有机更新方面,就要抓紧建设现代水产品冷链仓储中心、集货分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设施。确定水产品定点卸货码头,试行码头自动化卸货和数字化溯源管理,建设智能海水冷却系统,补齐冷链物流功能短板,解决市场空间不足等发展瓶颈制约。



“看过全国沿海这么多鱼市,舟山国际水产城交易总体环境、客户资源、管理水平还是最好。”舟山国际水产城的经营户和投售渔民对中国第一鱼市还是认可的。但面对大洋港的崛起,宁波象山港鱼市的规划,普陀乃至舟山市的领导都感到一种危机感,因为舟山涉渔人口近40%,渔业是舟山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民生产业,事关千家万户生计、事关舟山旅游发展。



内容综合自:

《中国第一鱼市面临挑战》

《海鲜批发零售业数字化怎么做?看舟山国际水产城的数字水产城》

《从水产小仓库到渔港“新地标”,舟山水产城用三十年华丽转身》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