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生产商拟提升三文鱼产量,挪威小微家族公司成角逐对象

[复制链接]
查看3883 | 回复0 | 2021-6-9 16: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新冠疫情之后,挪威三文鱼资产交易变得更加频繁,头部生产商希望通过提升产量吸引更多投资者,或兼并小企业扩充版图,或增发新股购买牌照。



4月29日,美威(Mowi)耗资2,050万欧元(2,500万美元)收购了一家挪威北部养殖公司Lofoten Aqua(2020年营业利润3,330万挪威克朗),将796吨三文鱼养殖牌照收入囊中。




6月初,挪威海事集团NTS斥资29.75亿挪威克朗(3.69亿美元)收购一家挪威生产商SalmoNor(年产量约1.3万吨),“向10万吨产量目标迈进重要一步”。



另一家大型生产商萨尔玛(SalMar)6月8日宣布增发450万股股票,称“从当前市场环境中看到了几个具有吸引力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包括购买三文鱼养殖牌照和中小企业并购,以及鱼苗生产、深远海养殖业和三文鱼加工业的投资机会。”SalMar最大的股东Kverva Industrier(持股52.46%)将根据目前的持股比例认购不低于3亿挪威克朗(3,620 万美元)的股票。



挪威莱瑞(Leroy Seafood)也表示,2021年将通过资金密集型投资实现有机增长,扩大鱼苗产能,寻求传统沿海养殖业整合的机会。


1623225778179239_709.jpg
挪威银行(DNB)分析师Dag Sletmo称:“基于现有的法律规定,许多挪威三文鱼公司已充分使用了所有的牌照,再提升产量显得非常困难。挪威尚有几十家由家族持有的小微生产商,有些生产商的评级为‘绿色’(指养殖环境优良,病害较少),他们将会是大企业并购的主要目标。”



UCN统计,世界排名30-50名的三文鱼公司几乎清一色为挪威家族企业,这些公司年产量均低于2万吨,但盈利能力优良,有的十多年来都没有出现过季度亏损。
1623225815570303_165.png
美威作为三文鱼行业的领头羊,2015-2019年的产量增速却远低于同行平均水平。尽管美威常称其三文鱼产量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但整体市场份额每年都在下降。2019年所有鲑鳟鱼类养殖产量中,美威占比约13.8%,其中大西洋鲑的市场占比约17%(来源:Spheric Research)。



美威CEO Ivan Vindheim在最近一次投资者会议上表示,追求产量增长将是美威的首要任务,优先级要高于其他目标,如品牌差异化战略和减少死亡率等等。“我们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行业,我们务必要提升产量,至少要与行业持平。”



三文鱼产业头部生产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019年智利爱阁(Agrosuper,目前世界排名第二)收购AquaChile,同一年又收购两家中等规模的智利养殖公司,年产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2020年所有鲑鳟鱼类总产量达到了25万吨。



尽管如此,美威仍然坚信自身的地位不可动摇。“三文鱼行业没有明确的二号和三号玩家,如果我们看到产业的进一步整合,我也不会感到惊讶。”Vindheim说。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