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难!二十年自主选育,让“种虾只能国外进口”成为过去!

[复制链接]
查看4123 | 回复0 | 2021-6-10 21: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23330793309895_414.jpg
渤海水产养殖区全景



虾作为餐桌上的食物,大家都很熟悉,平时吃得最多的是南美白对虾。凭借外壳薄、肉质鲜、营养高、个头大、肉质松软容易消化的特点一直在食单上名列前茅,非常适合老人、小孩和调养身体的人食用。但由于种质资源匮乏和地理气候的限制,南美白对虾的种虾却只能靠国外进口。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渤海水产)从2018年正式进军对虾选育板块,用了20年的时间让国内自主育种“广泰一号”达到国际水平,也让“种虾只能国外进口”的历史变成了过去。
1623330832682808_254.jpg
渤海水产



记者了解到,由于种质资源匮乏和地理气候的限制,北方的南美白对虾一代苗主要来自于南方,而种虾却只能靠国外进口。南方比起北方环境和水质更适合虾的生存,但是回捕率却很低。随着土苗养殖成功率逐步走低,养殖户对于适合本地养殖的优质虾苗的渴求愈加强烈,特别是北方独有的大汪子养殖模式,高盐度、无增氧、养殖不可控,北方的虾农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选择合适的虾苗品系对于提高养殖成功率有着极大的作用。当时国外的育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体系,比较商业化,而国内的育种一般都是科研单位操作,企业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了产业严重脱节。
1623330857544204_485.jpg
种虾



为了补足整个对虾产业链的短板,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从2018年正式进军对虾选育板块,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相建海以及李富花团队的深度合作,利用海洋研究所2019年全球首次破译的南美白对虾基因组图谱破译的技术进行对虾适应北方养殖环境这种新品系的培养。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渤海水产联合西北农林大学、海洋研究所成立的研究团队用了20年的时间让国内自主育种“广泰一号”达到国际水平,虽然在生长速度方面与国外有差距,但在抗性方面,“广泰一号”占有主导位置。
1623330884878768_682.jpg
苗幼体



“现在养的虾是从南美引到中国来的南美白对虾,长期以来,咱们都是依靠从国外进口虾来养殖,但是国外进口的这个种虾未必能适应我们北方的环境和养殖。”渤海水产育苗(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茂昌说,“广泰一号”虾苗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抗性良好、抗应激性强、耐盐度变化,对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具有一定耐受性,成活率(回捕率)高。在生长速度方面,表现为均匀度好,生长速度中上,成活率好群体产量高,公司现在有46个棚,预计今年养殖的种苗产量能达到100亿—150亿尾。
1623330913617342_303.jpg
健康强壮的虾苗



丁茂昌介绍,渤海水产拥有超过30万亩的养殖水面,每年的虾苗需求量达到40亿尾。作为公司自主选育的种质资源,“广泰一号”虾苗凭借其优质的特性及稳定的产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坚定了与渤海水产合作的信心。“广泰一号”在北方海水大汪子养殖中表现优异,投放标粗苗1.5-2万尾一亩,平均亩产量达到110斤,高的可达160-180斤,平均回捕率达到35%左右,比市场平均水平高一倍多,销量也爆发到了140亿尾,在环渤海区域的市场占有量达到了百分之四十。
1623330936913471_211.jpg
虾苗培育池




记者看到,在育苗棚前聚集了很多采购虾苗的虾农,但是只有一部分订购早的虾农买到了虾苗,幼体培育厂也是一片热火朝天。虾苗和幼体经过装袋、注水、注氧三个包装环节,被虾农们高高兴兴地带回家养殖。“这个虾苗成活率高,回捕率也高,而且适合我们这边的养殖环境,可以说是我们北方虾农的救星了,现在我们养虾的都来抢这个虾苗,第一批已经没了,没抢到的只能等第二批了,我来的早抢到了这个虾苗,一下采购了很多,等到七月份就差不多长成大虾了,到时候欢迎大家来滨海镇品尝我们的‘盐田虾’。”采购虾苗的虾农郭先生告诉记者。


1623330968941583_783.jpg
抢到虾苗的虾农



“现在渤海水产育苗能供应150万亩养殖面积,每年出的幼体数量大约在300亿,子虾数量在30亿,幼体主要销往河北、山东、辽宁、天津、江苏等地,以前亩产大约在几十斤左右的塘达到了现在的亩产150斤,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渤海水产(山东)育苗有限公司滨州市沾化区分公司经理李国治说。



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于洋博士介绍,滨州地区在对虾养殖行业是全省产量最大的,在主管单位和专家的支持下走得也比较靠前,新的技术不断在滨州落地。“如今在育种水平方面,我们跟国外的同行已经达到了同一水平,下一步,渤海水产研究团队会发展出准确的育种技术,系统地做育、繁、推一体化,和产业结合,瞄准产业的需求,通过产业检验我们的成果不断完善,根据产业变化去完善品种,争取培育出在任何环境下都长得快、长得大、抗性高、回捕率高的虾苗。”



据悉,渤海水产的第一批“广泰一号”高抗虾苗及幼体已经出完,共计销出3.6亿尾,供不应求已是常态。“广泰一号”虾苗的出现积极带动了当地海水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海报新闻  记者;李剑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