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鱼王”登上央视!靠一口网箱 从年亏8000万到年产值2亿元

[复制链接]
查看6726 | 回复0 | 2021-7-7 2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方式,是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海上设施养鱼技术。具有超大的养殖空间,能减轻近海养殖污染等问题。



然而,这种方式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但黄达灵义无反顾地将网箱向深远海域投放,那里养鱼风险很大,但养殖时间能缩短一个月,产量更高。黄达灵深知深海养殖才是未来的养殖方向。



在今天,我们能看到他的决定是高瞻远瞩的,可在20年前,这项决定却是艰难的,甚至是不被接受的。



02

黄达灵的养殖之路



1998年,临高县海洋与渔业局就开始引进挪威的深海网箱养殖技术,但因为海南的养殖环境与挪威差别很大,挪威的那套养殖方式在海南根本行不通,最终以亏损告终。



可此时,黄达灵却生出了试一试的心思,他向县海洋与渔业局租赁下8口挪威旧网箱,还花费了61万元维修。然而这个举措在他家人眼里却是如傻子一般,“挪威做不成的事,凭什么你能做成?”
1625659151688228_825.png
深海抗风浪网箱养殖方式,是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海上设施养鱼技术。具有超大的养殖空间,能减轻近海养殖污染等问题。



然而,这种方式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但黄达灵义无反顾地将网箱向深远海域投放,那里养鱼风险很大,但养殖时间能缩短一个月,产量更高。黄达灵深知深海养殖才是未来的养殖方向。



在今天,我们能看到他的决定是高瞻远瞩的,可在20年前,这项决定却是艰难的,甚至是不被接受的。



02

黄达灵的养殖之路



1998年,临高县海洋与渔业局就开始引进挪威的深海网箱养殖技术,但因为海南的养殖环境与挪威差别很大,挪威的那套养殖方式在海南根本行不通,最终以亏损告终。



可此时,黄达灵却生出了试一试的心思,他向县海洋与渔业局租赁下8口挪威旧网箱,还花费了61万元维修。然而这个举措在他家人眼里却是如傻子一般,“挪威做不成的事,凭什么你能做成?”
1625659193351581_584.jpg
但黄达灵却卯足了一股劲要走这条深海之路,他总结了挪威人养殖失败的经验,决心在养殖设备上下功夫,制造耐磨耐腐蚀的网衣和水下固定系统是当务之急。



他第一时间购买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网片,重金悬赏当地拥有娴熟技术的工人进行拼接,耗时12天,自主设计的纯手工打造的网衣终于出山了。黄达灵带领工人们制作出的网衣,每一张都能重复使用十年以上。



第一年黄达灵的网箱就有了171万元的收益,挪威人听说了此事,还特意到黄达灵的基地参观。国家863计划也把几个课题交给他完成。



一切看似都在往好的发展,然而更大的风险正悄无声息袭来。2011年,一场纳沙台风将他的两百多口网箱付之一炬,损失达8000万元。



黄达灵此时意识到必须更新网箱固定系统。过去的网箱底部是用十几个小石块固定,根本抵抗不住十几级台风。后来他研究出了一种水泥墩,彻底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靠着“水泥墩式”固定系统等一系列设备的升级,黄达灵的网箱获得了国家海洋局颁发的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海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一等奖,每口网箱的效益也比过去翻了一倍。
162565922512316_516.png
和当地很多渔民相比,黄达灵的网箱总要比别人放的更远,但养殖时间能缩短一个月,产量更高,周长80米的网箱从早期的四万斤,变为现在的八万斤。黄达灵在全国的700口网箱,年产一万多吨金鲳鱼,产值2亿多元。



自此,他决定公司每年30%利润投入研究新技术。如今,他设计出了一个360度旋转的自动投料船,直接解决了人工喂料的问题。将来还有自动换网、水下机器人洗网等设备等。



用科技创新点亮深海养殖,引领新兴渔业革命,海丰在黄达灵的带领下,正在不断创造更多新的可能。



鱼市场综合自:

《改变渔业“靠天吃饭”的历史,幕后大佬竟是这些箱子?》

《央视关注亚洲鱼王!从年亏8000万到“中国抗风浪网箱养殖第一人”》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