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难治,水难调”!就是你,没有做好这些...

  [复制链接]
查看1180 | 回复2 | 2021-8-21 12: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水产养殖上我们经常会说,养殖先养水,可见水质在水产养殖上的重要性;虽然说水质重要,但是随着高密度养殖的盛行,水质也是最难调控的,那么当水质比较差的时候,有没有成本比较低的改善水质的方法呢?下面我就说说我在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换水是最快速的方法



水质变差,多数是因为水体中含有各种有机质,那么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这些差的水抽掉,补充新鲜水源,在这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换水一定要先排水,将鱼塘的水可以每次排掉20-30公分左右,也可以直接排掉三分之一,之后再进行进水,切莫边排边进,否则效果很差。



微生物调节



微生物是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但是效果呢差异很大,原因我们不在这里叙述。那么我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微生物是有一定水质调节效果的,那么想成本低就需要自己买菌种回来自己培养,然后大量的使用。我们在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是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这几种,在使用芽孢杆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增氧。




控制投喂



很多人其实在遇到水质变化的时候,多数都是先从控制投料开始的。水质变化的根本原因就是饲料投喂过多,产生了大量的残饵粪便,而鱼塘的生化系统处理不了这么多的有机质,那么我们就可以掐断源头——控料。有些朋友会直接停料,这种我是不建议的,一般我的做法就是减少三分之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变化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其实对于很多养殖者来说并不是出了问题才去想办法,而是在养殖过程中就不断的进行水质的调节,当然了并不是每个人的做法都能起到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大家不断的去学习,为什么有的人水调的很好,而有些人却不行呢?细节很重要。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难得糊涂 | 2021-8-21 12:0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都知道“新塘旺三年”,这主要是因为新的池塘水质好,池塘中的有机质少,有害细菌、病毒都很少,水产在池塘中有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在新塘的环境下水产都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好的产量。



对于老塘来说,要获得好的产量,搞好池塘的生态环境就很重要。其中水质管理是重中之重。那如何搞好池塘水质呢?



清水塘认为,池塘水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溶氧。这是保证水产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前提。有了充足的氧气,水产的食欲也会更好,产量自然也会上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增氧机能够提升产量的原因所在。要搞好溶氧,主要从肥水、换水、增氧机的开启等方面去着手。



肥水可以培养大量的浮游植物,能够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氧气,进而提升水体的溶氧。换水也就是直接排掉池塘中的老水,降低池塘中有害物质含量,将溶氧更高的外河水放入池塘中,这样也可以直接提升水体的溶氧。而合理的开启增氧机可以直接给水体增氧。在给水体增氧这一工作方面,这几项工作都要注重,不要厚此薄彼。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难得糊涂 | 2021-8-21 12:0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二,水色。水色是池塘水体质量好坏最为直观的一个评判依据。一般来说,水体呈豆绿色或者红褐色的水是比较好的水色,而且如果水色在一天之中的颜色变化也比较多,这也充分的说明水体中的藻类活动强,是非常好的活水。如果水色太绿,比如是油绿色或者是深绿色,说明水体太肥,应当注意多换水,并配合追肥来调节水体中的藻相。如果水体浅绿色或者是灰白色,这样的池塘需要加大水体的换水力度,而且勤施肥,以量少次多来进行追肥,有进行肥水。



三,透明度。水体的透明度反映出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含量多少。水体透明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不同。一般我们维持水体的透明度在30-40公分就好,具体来判断就是将手伸20公分进入水中,如果看见若隐若现的手指就说明透明度是在这个标准范围。如果透明度太小,说明水体中浮游生物过多,也有可能是有机质过多,池塘中耗氧的东西也多,很容易造成池塘上下层水体溶氧出现大的断层。这时候需要勤换水,勤底改。而如果水体的透明度过大,很明显水体就太瘦,这时候需要根据季节不同来进行追肥肥水。



整体来说,池塘塘水质的调节主要包括换水、追肥、增氧、底改这四个主要方面。这几个方面都需要协同进行,不可只做一方面而不做其它的,否则水质也难以调理好。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