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 虾速冻加工厂、循环立体共养、活虾运输缺氧...这里统统搞定....

[复制链接]
查看7346 | 回复0 | 2021-8-27 13: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01

披荆斩棘 助力村民“第一桶金”

在拥有3600亩水域的星谊村,南美白对虾是村民致富的“第一桶金”。金香回忆着说,2004年,他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全国各地的对虾收购商。从吴江到浙江到上海,再到青海、西藏,熟悉的收购商多了,金香就给村民做起了“中间商”。“协调对虾出塘、安排运虾车辆、组织各地收购商,进村的收购商多了,养殖户有了更多选择,在收购价上也就自然有了发言权。”金香说,2006年,在机缘巧合下,星谊村办了吴江第一家对虾速冻加工厂,也正是这个速冻加工厂,让村里养殖户的亩均效益提高了20%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4年,金香还攻克了南美白对虾种苗培育在吴江本土完成淡化的技术,从厦门引进了南美白对虾一代种苗,他培育的种苗突出菌种培育,成活率远高于农户们到外地购买的种苗。这种种苗还长势快,上市时间可提早10天,农户由此获得了极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亩均效益提高了20%。
02

强村富民 创新村集体收益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养殖,一直是红旗村村民的主要致富产业。“我们是全区第一个尝试稻田和小龙虾‘循环立体共养’模式的村。”2017年,金香和村里的水产养殖能手去外地“取经”,从湖北等地学回了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村实际,将“循环立体共养”的模式推广开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香介绍,这种模式在稻田四周开挖环沟养殖小龙虾,中间种植水稻,使得小龙虾跟水稻形成一种生态互补的效应:水稻给小龙虾提供了栖息繁殖的环境,小龙虾又给水稻提供了松土供氧的便利,小龙虾还可以吃掉稻田里的害虫杂草。

通过几年的摸索和推广,在稻田和小龙虾共养的基础上,红旗村不断拓展了稻渔共作模式。目前,稻渔共作新模式已覆盖红旗村周边共3000亩稻田。

接下来,红旗村将进一步推广稻渔共作模式,设置稻田养殖小龙虾、稻田养殖甲鱼、稻田养殖罗氏沼虾三个区域,并设立一个稻田综合种养核心区,形成以稻田综合种养为主导产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养殖户的收益成倍提升,对于我们村里来说,收取的租金也将适当提升,有助于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金香表示,在核心区,还计划嵌入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合民宿开发等项目,使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2020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地的青虾出现了滞销。身为农村基层干部,金香看到虾农们紧锁的眉头,心急如焚。为此,他主动当起“微商”,通过微信小程序、农商行、吴江云商公司等电商平台,帮红旗村的虾农在线销售滞销的青虾。他将自己家的水产基地腾出来当成电商销售基地,他垫资收购虾农们的青虾,零利润帮忙销售;他上阵当包装工,还发动家人一起包装青虾;他兼任客服,一天接100多个电话……很快,政府企业纷纷伸出援手,电商平台都赶来洽谈,汾湖青虾从“滞销”一下子变成了“直销”,解决了虾农们的燃眉之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疫情防控期间,金香还克服了活虾走电商运输缺氧的技术难点,开创了水产品线上销售新模式。未来,他想借鉴这次活虾走电商的成功经验,克隆推广与“优递”在吴江区的合作模式,把直销网络铺到整个长三角。

目前,红旗村已经制定了2020年——2035年村庄发展规划,文化设施建设、体育设施建设、道路规划建设、环境整治提升、村级经济发展都在进行长远而严密的规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未来,红旗村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要在我们的十五年规划上体现。”金香自豪地说,“我们要把规划制定好、执行好、延续好,用十五年的时间,真正把红旗村打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新样板。”


来源:汾湖发布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