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水施肥,科学投喂饵料做为水产养殖重中之重您真的了解吗?

  [复制链接]
查看482 | 回复3 | 2021-8-29 11: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施肥和投饵间接或直接地为鱼类提供饵料,是饲养管理的中心环节。



1.看水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及时、少量、多次。



要保持水质稳定,既不使池水因长期不施肥而变瘦,也不要因为一次施过多而造成水质过肥,致使溶氧量过低。



特别是在夏季,水温高,施肥不当常造成意外事故,应该多次、少量施肥。



具体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应根据水温、鱼种、水色来决定。



群众总结出一套“看水施肥”的经验,即池水草绿色或茶褐色,乍看起来比较清爽不混浊,可少施肥或不施肥;



池水呈淡黄绿色,要及时施肥;



池水呈黑褐色、蓝绿色,是不宜养鱼的老水,必须加注新水,改良水质。



根据多年来群众看水养鱼总结出宝贵的经验,认为肥水应具有“肥、活、嫩、爽”的表现。



“肥”指透明度,“活”指水色和透明度常有变化,水色不死不滞,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常有变化;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跳跳鱼 | 2021-8-29 11:29: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这是浮游植物处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现,渔民所谓“早青晚绿”或“早红晚绿”,以及“半塘红半塘绿”等都是这个意思。



观测表明,典型的活水是藻类白天常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垂直或水平游动,清晨上、下水层分布均匀。



日出后逐渐向表层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表层,以后又逐渐下沉分散,9点和13点的透明度可相差7cm。



当这种藻类聚集于鱼池的某一边或一隅时,就出现所谓的“半塘红半塘绿”的情况。



渔民看水时,不仅要求水色有一日之中变化,还要求每十天半月常有变化。



因此,“活”还意味着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也就是说池塘中物质循环处于良好状态。



“嫩”就是水色鲜嫩不老,也是易消化的浮游生物较多,是细胞未衰老的表现。



“爽”就是水质清爽,水面无油膜,混浊度较小,水中含氧量高,透明度不低于25cm。



2.科学投饵



适量、优质、适口的饵料是养鱼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投饵是养鱼技术性很强的日常主要工作;



饵料的开支占整个养鱼成本的50%以上,对饵料的选择、调配、加工,以及投饵技术的高低,不仅决定鱼产量的高低,也决定养鱼成本和经济效益。



(1)投饵量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跳跳鱼 | 2021-8-29 11:2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为了做到有计划地生产,必须在鱼种放养时做好全年投饵计划。



每个鱼池的投饵量主要是根据“吃食鱼”的放养量、规格、增重倍数和饵料系数来确定。



例如:成鱼池面积为10亩,平均每亩放养草鱼、鳊35kg,青鱼、鲤40kg。



计划草鱼、鳊净增重4倍,青鱼、鲤净增重5倍,则每亩净产草鱼、鳊为140kg,每亩净产青鱼、鲤200kg。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跳跳鱼 | 2021-8-29 11:3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草鱼、鳊吃水草,饵料系数为100;青鱼、鲤吃螺蚬,饵料系数为50,则全年总投饵量如下。



水草需要量:140×100×10=140000kg;螺蚬需要量:200×50×10=100000kg。



一年中每月的计划投饵量,主要根据天气、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历年经验等来制订。



每天投饵量可根据全年计划投饵量、各月投饵百分比,以及按照鱼类递增体重1%~5%计算投喂量,这是一般的计划投饵量。



每天实际投饵量,还要根据当天的天气、水质、食欲、浮头、鱼病等情况来决定增减。



(2)投饵技术



投饵应坚持“四看”“四定”的原则。



鱼类在一年中取食的规律是两头少,中间多。



初春、深秋气温低,鱼食量小,觅食能力差,应少投。



6~9月份气温较高,特别是气温上升到28℃左右时,鱼生长最快。



俗语说“四五六鱼长壳,七八九鱼长肉”(指农历),这几个月的饵料要占全年的80%左右。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