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 “罐罐鱼” 效益惊人!每罐产量1吨多,节能高效零排放,你get了吗?

[复制链接]
查看5504 | 回复1 | 2021-9-26 20: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时至秋分,喜庆丰收。走进当阳市王店镇熊河村的钰源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波光粼粼的池塘中央搭建了一个黄色的钢格栅平台,平台上整齐排布的80个蓝色大罐格外引人注意。合作社80后负责人关洪松撒一瓢饲料,水中的鲈鱼便倏地跃出水面争抢食物,平静的水面顿时水花四溅,形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去年5月,一直在江苏从事水产养殖的“80后”关洪松看中熊河村良好的养殖条件,便选择返乡创业,流转村里20亩鱼塘,进行鲈鱼养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荆楚网记者探访钰源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郭君 摄



与传统的池塘养殖不同,关洪松把鱼集中在一个个罐体内喂养。据关洪松介绍,每个罐体高3米、直径4米,底部是锥型,可容放约30立方米水,投产后每个罐体可达到1吨多的产量,是普通精养塘产量很多倍,第一年为了精确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他们进行了梯次投放,为后续发展采集数据。



记者看到,虽然每个桶内都是高密度养殖,但水质依旧清澈,也闻不到腥臭气味。“我们采取的“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模式,锥形罐底装有集污装置,可高效收集残饵、粪污等废弃物。”关洪松指着岸边立着5个蓝色尾水分离塔说,废弃物经吸污泵抽排出圈养桶,进入尾水分离塔,固废在尾水分离塔中沉淀分离。去除固废后的废水,经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后,再回流到池塘重复使用,固体则转化为生物有机肥,实现养殖废弃物的“零排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钰源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当阳市委宣传部 供图



关洪松介绍,罐体养鱼是一种绿色循环、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养殖模式。该养殖模式主要包括圈养系统、增氧系统、集排污系统、循环水系统和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五个系统。而最大的特点是集中排污,能改善水质,确保池塘良性循环。此外,温度和水流速度可以随时智能化自动调节,加之水流快,鱼运动多,病害发生率大大降低了,鱼药使用量仅为散养池塘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罐体养鱼是一种绿色循环、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养殖模式。郭君 摄



“由于能及时集污排污,养殖水体可保证在Ⅲ类水质,没有土腥味,鱼的口感更佳,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健康食品,非常受欢迎。”关洪松说道。



“长这么大,没见过鱼还能这样养,算是开眼界了!”村民们第一次见到在罐体里养鱼,而这样一项高大上的养殖新模式,也被大伙儿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罐罐鱼”。



罐体养鱼,不但可养出健康无公害鱼,效益更是惊人。“由于精准投喂和病害防治,大大提高养殖效率,80个桶的出鱼量可达18万斤,产量和效益至少是普通鱼塘的3倍,水上面积却只占5亩。剩余的水面作为净化塘,还能养花鲢、白鲢。”关洪松算了笔账,按鲈鱼目前每斤15元的价格算,传统养殖模式的亩均销售额为4.5万元左右,而圈养模式可达13.5万元,增收明显。



罐体养鱼项目也为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王店镇熊河村党支部书记严克钢介绍,项目引进第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增加了六万多元,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罐体养鱼提升养殖效率,降低病害发病率,提升水产品质量,节能高效零排放。在关洪松看来,这正是现代农业的魅力所在。


本文来源:荆楚网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桥阳 | 2021-10-8 21:5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铁皮圈养殖,值得学习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