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食性鱼类的总产量取决于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池塘生态系统中原生动物、浮游动物以及

[复制链接]
查看1109 | 回复0 | 2021-10-17 1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氨氮通过藻类光合作用合成藻类蛋白,再通过生物网,最终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滤食性鱼类的体内。在这个过程中,能量逐级释放,二氧化碳和微量元素不断周转。
1634438666510907_231.jpg
如果没有外源有机物(氮和碳)输入,系统最终的滤食性鱼类的产量取决于池塘水体的无机碳的总浓度和氨氮浓度以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速度和固氮生物的固氮速度。



对于人工投喂饲料的池塘,整个养殖过程中所能固定的氨氮的数量表现在最终的滤食性鱼类的总产量。而滤食性鱼类的总产量取决于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池塘生态系统中原生动物、浮游动物以及滤食性鱼类等各种生物之间的平衡度。
1634438684982500_489.jpg
因此,影响氨氮的自养同化能力的因素包括:

1.天然生产力;

2.藻类生物量;

3.原生动物生物量;

4.浮游动物生物量;

5.滤食性鱼类的生物量;

6.以上生物量之间的平衡。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