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水中的有机质,你知道都是有什么方法吗?

    [复制链接]
查看15311 | 回复1 | 2021-11-16 07: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水产养殖快速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跟上步伐,针对养殖水体的污染源和污染结果,目前去除或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有很多种相应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法。

物理方法
(1)过滤法:使用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砂滤器对养殖水体中的固体悬浮物进行过滤的过滤方法。

(2)沉淀通气法:在养殖池塘旁边设置蓄水池,养殖用水在蓄水池中先进行沉淀处理,使得密度较大的物质先沉淀出来,然后向水中通气,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微小的气泡吸附,浮于水面形成泡沫,将泡沫去除后,就可去除水中溶解物和悬浮物己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清淤法:养殖周期结束后清除底泥。

(4)吸附法:就是利用多孔性的固相物质,如活性炭、硅胶、沸石粉等的吸附特性,将其洒到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中去,这些物质在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中能够对水体中有毒物质如氨氮等、固体悬浮物质进行吸附、固定,从而减少了水体中的这些物质的浓度,而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

(5)换水法:就是在养殖过程中适当换新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化学方法
(1)絮凝法:就是采用无机或有机化学试剂,使水中的微小颗粒及胶体凝聚成大絮凝体,加速沉淀。

(2)中合法:用生石灰或石灰水和草酸、醋酸等弱酸改变水体pH的方法。

(3)络合法:使用等络合剂清除水中过高的重金属离子。

(4)氧化还原法:采用含氯消毒剂、臭氧、双氧水、高锰酸钾等可以与水中的有毒物质(如氰离子、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或消除其毒性,同时还可以杀灭水中病原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生物方法
(1)水生植物:适量栽种水草,可以控制底泥营养盐释放,吸收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大量繁殖。

由于水生植物是属于光能自养生物,其对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中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利用能力有限其次水生植物具有二次污染的特性,当水生植物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必须将其从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中清除,在养殖池塘生态环境中清除这些植物还是比较困难的,否则这些水生植物将会影响到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影响养殖的正常进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生高等植物的净化机制:高等植物通过促进湖水含磷物质的沉降和抑制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而起到促进磷沉积,从而降低了水体磷含量,水生植物将湖水中的氮传输到底泥中,促其进入地球化学循环的功能,这对于降低湖水中的氮含量,防止湖泊富营养化有积极意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水生动物:通过改变鱼类的组成和密度来调整湖泊的营养结构,减少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的鱼类种群密度,从而促使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下降,达到改善水质、增加透明度的目的。其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初级生产力的控制;对营养级间生态转换效率的调控;对高层捕食者的控制作用;对水层底栖耦合关系的控制作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微生物修复:微生物能清除长时间残留于养殖水域底部的废物,尤其是养殖水体底部积累的大量的残余饵料、排泄废物、动植物残体以及有害气体氨,硫化氢等,使之降解,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有效的降低了水中的COD、BOD,使水体中硫化物、氨的浓度降低从而有效的改善水质,且能为单细胞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的繁殖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藻类为主的浮游植物的繁殖。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Fufud | 2021-11-16 09:1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