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溶解氧变化的六个特点

[复制链接]
查看310 | 回复0 | 2022-1-4 09: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高产高效集约化养殖,水体耗氧因子明显增加,池塘依靠自身产氧能力及溶氧调节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养殖需求,对溶解氧的调控已成为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池塘溶氧水平的高与低与哪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密切相关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影响水体溶氧最主要的几个因素:

一、温度

水温升高,水体的细菌、藻类、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活动加强,水中的溶氧就会降低;水温越高,水中溶氧的饱和度就越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气压

气压越低,氧气越易从水中溢出而导致水中缺氧,这时鱼类也最容易发生浮头现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池塘水质

综合来讲,水质越差,水产氨氮、亚硝酸盐越高,pH值呈酸性,水中细菌,营养盐含量越高,大量的微生物在水中发生好氧活动,导致水体中溶氧降低。

四、溶氧与光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池塘中的溶氧还与光照有密切关系,光照越高,水中的藻类,光合细菌活动越强,从而产生氧气,水体中溶氧升高。

五、日变化

一天之中,池塘中的溶氧也是动态变化的。



白天光照强,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较多的氧气溶解于水中,中、上层水的溶解氧在自然状态下开始上升,在中午过后逐渐达到最高值,溶解氧甚至能达到过饱和状态。



到了夜晚,由于没有了光合作用,而池塘内对氧气的消耗量并没有减少,使得水体的溶解氧含量逐渐减少,池塘中每个水层的溶氧值都随时间变化呈现出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循环。

六、季节变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夏季,这里要特别注意养殖水体中溶氧有呈垂直分布的特点。



表层水中溶氧饱和度可高达200%以上,底层水中溶氧少,饱和度约为40~80%,甚至更低。



在中层水中,溶解氧随深度增大急剧减少,形成一个“跃变层”,由于“跃变层”的存在,上下水层无法及时对流,上层超饱和氧气未能利用,逸出水面而白白浪费掉;而下层耗氧因子多,形成 “氧债”,待夜间表层水温下降、密度增大引起上下水层对流时,往往容易使整个水层溶氧条件恶化而引起浮头。



这时就应及时开动增氧机,打破跃变层,形成水体对流,增加溶氧,保证鱼类正常生活的适宜溶解氧量是5~5.5毫克/升以上。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