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养虾,种植西洋海笋,打造全能的虾菜共生系统!

[复制链接]
查看14593 | 回复0 | 2022-3-5 11: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近日,记者在三门湾现代农业开发区的全数字化南美白对虾育繁一体化项目养殖基地看到,一批全新的“虾塘”无须挖坑,而是在室内地上建起一个个养殖池,池底还有加热设备,一尾尾南美白对虾在约28℃的“温泉”中自由游弋。一名工作人员对虾池完成投食后,回到办公室通过数字化平台查看虾池的PH值、氨氮、溶氧、温度、盐度等数据,虾吃得好不好,“住”得舒不舒服,池内尾水以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排泄物,一目了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及时处理残饵、粪便是保持水质良好的关键,水质的好坏与养殖收益直接挂钩。近年来,宁海县积极培育数字化对虾养殖项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生态化的绿色农业发展之路提供样板。



据基地负责人介绍,“养殖池的养殖水通过三级沉淀、沙滤、蛋白分离、生化处理等环节,再回归养殖池,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其中,水利用率达80%以上,大大减少养殖用水量。此外,数字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每年可减少养殖粪污、残余饵料800吨,减少95%的污水排放,可节省285万吨养殖用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此外,该基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助力实现智能化、可视化、数据化的养殖管理方式赋能,帮助提升对虾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实现环境参数采集、数据自动分析、疾病预警等功能,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对虾死亡率。同时根据传感器采集的对虾养殖活动力、采食量、体重、产量等的变化数据,实现精准投饵,减少盲目投喂,进而从源头上减少养殖废弃物的产生。车间内部覆盖聚氨酯保温材料,水体自然降温一天只降0.1℃,可大幅减少生物质锅炉燃料的用量,节约成本的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积极拓展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新路径,基地还建设了种养循环大棚5000平方米、蔬菜大棚1700平方米、果树园1800平方米。安装气动定时排污阀,利用养殖池水的旋转聚污效应,定时将池中心聚集的粪便、残余饵料排放到尾水沉淀池,人工掏挖再经消毒、曝晒等处理后用作有机肥,供西洋海笋(一种可以利用全海水灌溉的新型营养保健蔬菜)种植施用,形成完整的虾菜共生系统,从而构建了完善的主体小循环的种养循环模式,保证养殖粪污的高效资源化综合利用。余热回收是绿色养殖的又一个特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车间排污与污水处理环节间,该基地还将推进余热回收,冬天养殖池中的水加热到成虾生长所需要的28℃后,为了不浪费已有的热能量,在出水时,通过热交换,将要用的新水加热到25℃。该公司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1吨水升高1℃,需费用0.34元,全部建设完成后对虾养殖一天用水量1万吨,一天可省6.8万元。”该系统将于今年6月建成。



“采用物联网+循环水+全自动化模式的现代化对虾养殖模式,具有生产环境质量、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质量精准管控的优势。”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模式可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并有效减少废弃物产生量,有利于生态水环境保护,助力“无废城市”创建。


来源:今日宁海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