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倒逼转型!这里的养虾业,从“大养虾”走向“养大虾”!

[复制链接]
查看227 | 回复0 | 2022-3-31 11: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月28日,记者走进龙湾镇瞄新村,一望无际的虾稻田、香气四溢的油菜花映入眼帘。波光粼粼的池水中,农户赵常宽划着小船穿行,收起一笼又一笼小龙虾,笑容溢于言表。



赵常宽是种田的老把式,2015年前一直种植水稻、棉花,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尝试“虾稻共作”。由于缺乏养殖技术,虾苗投放后又无系统管理,赵常宽养殖的小龙虾大小参差不齐。这几年,由于小龙虾市场逐渐饱和,小虾价格逐渐走低,寻找新的致富之路迫在眉睫。



得知周边村民已陆续向小龙虾“繁养分离”转型,收益还比原来要更高,2021年年初,赵常宽将13亩虾稻田进行改造,尝试小龙虾“繁养分离”。“我一共有27亩虾稻田,‘虾稻共作’亩均收益在4000元左右,‘繁养分离’亩均收益在8000元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说“虾稻共作”是混养,那么小龙虾“繁养分离”则是精养。



别看龙虾小,要养好可有着大学问。“小龙虾一天不吃,三天不长。必须每日起早贪黑管理田间。”赵常宽介绍。



小龙虾如何养才能个头更大、更饱满,用水也有着深厚的学问。“水的深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龙虾繁衍速度以及个头大小。”赵常宽如数家珍。



“‘虾稻共作’水深一般在30公分左右,既能保障虾的繁衍,也能满足稻的生长需求。粮食生产保住了,虾的个头也有3钱左右。”赵常宽告诉记者,精养塘的水深在40至60公分,既便是炎炎夏日、寒冬腊月小龙虾也不会出现死亡,平稳度过每一个危险期的虾个头能达到5钱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虾稻共作’繁殖出的虾相对较小,一般在3月至6月养虾卖虾,商贩来了,还得按规格进行挑选再出售,非常繁琐。”赵常宽笑谈,“精养塘就不一样,一年到头都可以出售,且价格更好、市场更好,还不需要挑选。”



“下一步,将继续流转周边土地,在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招工、分享自身经验,带动周边村民致富。”赵常宽说。


据了解

瞄新村共有农田1万亩

563户农户从事虾稻种养殖

近两年

该村陆续帮助400余农户

从“虾稻共作”向小龙虾“繁养分离”转型



Q
如何帮助村民转型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瞄新村党支部书记郑勇:我们将持续为农户做好水质监测、病虫除害、场地建设等服务,持续关心关注虾农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资金技术难题,主动服务,齐心协力走出更多更宽的致富道路。


来源:潜江新闻网 记者 曾俊伟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