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都有那些作用以及用法

[复制链接]
查看500 | 回复0 | 2022-4-5 1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酵母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1.提供营养,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酵母菌是指以芽殖分裂或形成子囊孢子为主、细胞成椭圆形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常被用于发酵行业。



在水产养殖中常将有益酵母培养物作为饲料添加剂。



酵母菌富含蛋白质、多糖、核酸、B族维生素、消化酶等营养物质和促生长因子, 能增强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各类水产动物的生长。



活酵母菌能在肠道中产生多胺类物质,并能黏附在肠黏膜上生长和繁殖,提高蛋白酶和脂肪酶在m RNA水平上的表达,促进肠道成熟,增强肠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酵母细胞壁富含甘露寡糖,其能够增加水产动物肠道微绒毛长度,改善肠道微绒毛形态,扩大肠道褶皱面积,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首先,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可消耗水产动物胃肠道内的氧气,促进乳酸菌生长繁殖,并抑制需氧菌的生长,从而促进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



其次,酵母菌能为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氨基酸、维生素、丙酮酸盐等营养因子,促进乳酸菌的生长,降低胃肠道pH,调节胃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行。



此外,酵母菌细胞壁的甘露寡糖的结构与病原菌在肠壁上的受体结构相似;



某些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能够凝集在酵母菌细胞壁外层的甘露聚糖上,继而阻断其在肠壁上的定植,从而减少了肠道病原菌的数量。



3.增强免疫力



鱼类为低等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不成熟,它们对感染的抵抗主要依赖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对虾的免疫系统比鱼类更差,更依赖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来抵抗感染。



β -葡聚糖和甘露寡糖是酵母菌细胞壁的有效成分。



β -葡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



甘露寡糖也能通过提高水产动物白细胞吞噬能力和溶菌酶活性来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4.吸附霉菌毒素



酵母菌细胞壁上的多糖、蛋白质和脂类等物质可通过离子键、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来吸附降解霉菌毒素。



酵母细胞壁可以吸附2. 7mg /g玉米赤霉烯酮,并且这种吸附平衡可以在10min内完成,与铝硅酸盐类吸附剂相比有明显的优势。



酵母细胞壁对玉米赤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且不受pH的影响。



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在水产养殖中, 不要长期单独饲喂酵母菌和乳酸菌。使用酵母菌和乳酸菌饲喂水产动物应间歇性进行。



长期饲喂过多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导致在对虾肠道定植下来的活菌持续繁殖;




过多的活菌掠夺吸收对虾肠道里的营养物质,从而令对虾持续感到饥饿,导致不自觉进食;



加上乳酸菌与酵母代谢产物的协同作用,肠道就会在这种持续的进食过程中变粗,而肠壁也会逐渐变薄。



酿酒酵母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都在偏酸环境中生长,最适pH范围为3.0~7.5,而养殖水体pH为7. 5~8. 5。



当酵母菌进入水体后,酵母因不能耐受过高pH而逐渐死亡自溶;



其中的营养因子释放到水体中,不仅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还能够促进大肠杆菌、弧菌等致病菌的生长。



在水体中大肠杆菌、弧菌等致病菌占优势的情况下,大量使用酵母菌产品泼水很可能会导致水体微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因此,酿酒酵母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并不适合单独作为水质改良剂用于改良养殖水体,需要与其他有益菌搭配使用。



同之前讲的乳酸菌一样,酵母菌在水产动物肠道上也具有定植能力;



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病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免疫力、吸附霉菌毒素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



乳酸菌和酵母菌均在偏酸环境生长,水产动物肠道偏酸性, 养殖水体尤其是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偏碱性,并不适合乳酸菌与酵母长期在其中生长繁殖。



况且,用于拌料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并不是完全被水产动物摄食;



部分直接进入水体,以及一些被摄入的乳酸菌和酵母菌也被直接排出体外,从而进入水体生长繁殖;



同时,将乳酸菌和酵母拌料,增加了水产动物的摄食率,减少残饵,这都可以起到改良水质的作用。



因此,在水产养殖中,乳酸菌和酵母作为饲料添加剂来饲喂水产动物以改善水产动物肠道比作为水质改良剂直接添加在水中用于以改善养殖水体更高效。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