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我这外塘漂浮池就像是一艘‘航母’,可固定,也可漂浮移动;可标苗,可吊水,也可养成;一立方可以养50公斤鱼,相当于一亩地产3万多斤鱼。”莱州金生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良健高兴地介绍到,他们自主研发的外塘漂浮池工厂化养殖系列已开始申报相关的项目,一经推出市场便受到极大的关注。
据悉,该外塘漂浮池工厂化养殖系统包括浮筒、排污管、养殖池排污管、排污罐、(去尾水处理)、低压溶氧机、投饵机、主料仓等设备组成,从天上看,整个养殖系统就像是一条船。“浮筒采用轻质环保耐腐材料,具有漂浮性,不需要支撑。池子中间有一根排污管,通过水泵将残饵粪便抽出来。浮筒筒身上部分有筛孔,筒底有水泵进新水,这样就可以实现水体自然交换了。”李良健介绍,这套系统的核心就是将鱼圈养起来,残饵粪便统一处理,实现干湿分离,减少水体的净化负担。由于筒是圆形的,集排污的效率会更高。“通过我们的集排污系统,可以拿走60%残饵粪便,残饵粪便经过发酵后再用于种菜,通过种养结合,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效益。”
“池塘水面与漂浮池的比例一般为6:1到10:1,外塘相当于一个缓冲区。以前养鱼是四处散开排泄粪便的,现在相当于集中在这里处理了,还给配备了‘抽水马桶’,池塘的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了。”李良健表示,该系统的优势是投入成本低,施工简单快捷。养殖筒里有推流增氧和低压溶氧装置,并无底氧曝气,减少残饵粪便二次粉碎,靠自然交换水体,因此污染少,耗能低。
李良健表示,我国水产养殖业正处于快速转型升级期,其中,外塘养殖仍然是最大的养殖模式,同样面临着环保、尾水处理、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池塘工程化养殖将是未来的方面,将逐步以设施化、自动化、人工智能和绿色健康养殖替代传统的养殖模式,改变靠自然水体养殖易污染破坏生态环境,解决传统养殖产率低、可控性差,提高优质水产养殖,实现高效、可控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养殖模式。
外塘漂浮池工厂化养殖模式,可实现高密度受控安全养殖,一般养殖密度30-50kg/m3,一亩水面可承载漂浮池水体180m3,是传统养殖产量的5-9倍;残饵类便自动收集尾水处理后,用于种植植物,不污染养殖水体;自动投饵可精确有效饲养;少量溶在水里的有机物,通过池塘的藻类植物和自然水体形成水力平衡。该模式投入产出率高、低耗能、运行成本底、安装及操控简单,远程自动控制和智慧养殖平台管理。
我国江湖水泊养殖各地纷纷禁养限养,渔业产业升级转型,逐步向深海养殖和陆基工厂化发展。但沿海和内陆已建成的池塘养殖占有很大的比重,提高优质水产养殖能力,解决劳力短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经济,新型绿色健康、设施化、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养殖模式,愈来愈受到广大养殖业户的青昧和选择。外塘漂浮池工厂化养殖以其安全受控、自动化程度高、产出投入高、模块组装、操控简捷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来源:工厂化水产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