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社区
云课
渔市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水产通
»
社区
›
重点技术
›
病害防治
›
详解传染性鱼病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详解传染性鱼病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复制链接]
489
|
0
|
2022-4-16 07: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传染性鱼病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1)传染病的来源:
1)原发性来源:患传染病的病鱼是传染性鱼病病原体的贮藏者。即使病鱼痊愈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仍继续保持和排泄病原体,成为带菌者。
病鱼的尸体和草食哺乳动物的未经发酵的粪便,也是传染病的原发性来源。
2)次发性来源:发病池塘的池水、底泥、饵料,对病鱼使用过的养鱼工具和网具等。
在发病鱼池中使用后,又去接触没有病的鱼池,使无病的鱼池遭受污染而导致鱼病,这些都是次发性来源。
(2)传播方式:
1)病鱼或带菌鱼直接与健康鱼接触,或前者排出大量病原体到周围水体中,而感染健康鱼群。
2)带有大量病原体的病鱼尸体,可将大量病原菌、病毒散布于水体中而感染健康鱼群。
3)未经发酵的草食动物的粪便及其他动物的粪便,将大量细菌带入鱼池,引起烂鳃病等细菌性病的发生。
4)次发性来源的池水、饵料、养殖工具等,不经过消毒也可引起鱼病的传播。
5)许多水生动物和食鱼动物,如水生昆虫、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经常来往于病鱼池塘和健康鱼池塘之间,也能成为病原体的传播者。
二、侵袭性鱼病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许多水生寄生性的原生动物、蠕虫、软体动物幼虫、甲壳动物以及水蛭等,都能侵袭鱼体体表和内部各器官,引起鱼病。
在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中,凡带有寄生虫的鱼和病鱼的尸体,是疾病的主要来源,称之为第一性来源。
鱼类多有集群的习性,活动时常常相互靠拢在一起,因此,鱼体皮肤上的口丝虫、斜管虫和车轮虫等,很容易从一条鱼传播到另一条鱼体上去。
而很多鞭毛虫、纤毛虫都有暂时离开寄主自由游动的能力,这样就更增加了传播的可能性。
此外,小瓜虫等在寄主死亡后,具有离开寄主进行繁殖的习性,如不立即把尸体捞去,就会扩大传播的机会。
凡携带第一性来源的物体,如被沾染的食料、养鱼工具、 池水、池泥和水生动植物等,都是原生动物病的间接来源,也叫第二性来源。
如球虫和黏孢子虫成熟后,孢子不断地自鱼体进入水中,沉落于池底污泥里,污泥就变成侵袭性鱼病的第二性来源。
关于蠕虫病方面,像指环虫和三代虫等,水体就是传播这些病原体的来源。它们的幼虫在水中,找到合适的鱼类寄主并进行侵袭。
又如草鱼吞食了水中寄生着原尾蚴的刘氏中剑蚤(中间寄主),就间接感染了九江头槽绦虫。
寄生桡足类只有雌性成虫寄生到鱼体上,所产出的卵在水中孵化、成长,所以水体就成为这一类病原体的来源。
由鳃尾类鱼鲺寄生引起的鱼病则和寄生桡足类不同,鲺既能牢固地寄生在鱼体上,又能在鱼体上随时移动,并且还能脱离鱼体在水中自由游动。
鲺将卵产在水生植物或池中较硬的物体上,因此,水和带有鲺卵块的水生植物及其他物体,就成为鲺病病原体的来源。
如果养鱼池的水源来自养殖鱼类的湖泊,水库和河道等,水源本身就可能带有侵袭性的病原体,因此将此水源引入安全的鱼池中去,往往会引起流行病的爆发。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价格行情
泥鳅大仙
436
主题
253
回帖
5253
积分
版主
积分
5253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池塘养殖
病害防治
养殖机械化
设施化养殖
图文推荐
水产养殖过程中关于肥水的问题都在这里!
2021-02-25
鱼类厌食或者食欲不振:吃料异常的六个原因分析与分别应对!
2021-09-14
手把手教你牛蛙病理学解剖步骤,值得收藏!
2021-09-07
水产养殖尾水如何治理?看过来,这里有14种模式可供选择
2021-06-21
河蟹饲料投喂方法
2021-07-09
热门排行
1
鱼价行情 | 这次鱼价能涨起来吗?哪些品种
2
国庆前夕水产品价格不涨反跌,这些地方草鱼
3
养殖户养虾的十二个条件,你拥有几个
4
为何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一以草鱼为例
5
10月13日最新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
6
9月28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7
9月28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8
10月3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9
9月26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10
浙江兰溪市鱼塘回填,鲫鱼价格下跌3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