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行业价格波动并非产能过剩

[复制链接]
查看276 | 回复0 | 2022-5-9 11: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进入5月,北方海参产业忙碌起来了,采购苗种、投放苗种、搭建网箱、采收成品海参等等。但海参人遇到了2018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价格波动,无论苗种、成品海参、盐渍海参的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一些人认为海参苗种和成品产量过大导致价格下降,担心海参产业未来会走鲍鱼产业的老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来看看海参产业总产量是否有大幅度增长,是否产能过剩?

一、养殖面积和设施没有增长

根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20年全国海参养殖面积360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260万亩,深海底播养殖面积100万亩。这几年都环保要求影响,池塘养殖面积不仅没有增长,还有所减少。从设施看,大连金州湾、玉兔岛面临清理的外海网箱130万口左右,目前新增网箱不足40万口,实际大连网箱总数从200万口减少到110万口左右,加上锦州、营口、兴城等地新增网箱也不超过150万口,而且新增网箱养殖效果还有待于验证。大连新上的吊笼养殖还处于实验阶段,一旦规模扩大带来的苗种来源和病害等问题还有待于观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单产没有明显提高


目前国内池塘养殖平均亩产110斤左右,包括手捡苗和成品亩产超过300斤的凤毛麟角,短期内没有苗种、技术、饵料、益生菌的创新变革,大幅度提升产量很难。海洋牧场底播亩产平均30斤左右,超过100斤的也是少数。福建霞浦吊笼养殖今年翻倍率平均1.2倍,产量只比去年增加5000吨左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海参消费市场在扩大

2020年朱蓓薇院士团队发布研究成果,证实海参中的硫酸化多糖对新冠病毒活性有抑制作用,效果超过其它海产品。治愈烟台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莱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主治医师于志刚介绍,医院每天给新冠肺炎患者服用一只海参,增强免疫力。海参的营养价值已经被更多内地消费者接受,海参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根据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专家估计,2021年全国海参产量不超过16万吨,大约16亿只,按照每人食用81只计算,仅够2000万人食用。海参与冬虫夏草营养价值相当,但价格却只有冬虫夏草的二十分之一。

通过以上分析,海参产量短期内没有大幅度增长,而且即使海参产量翻倍,也不过30多亿只,仅够4000万人食用。

目前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还是疫情导致的人流、物流阻碍,烟台加工厂不能到辽宁收购成品,福建霞浦海参难以进入烟台等大市场,餐饮、乡俗基本停滞,消费量锐减。疫情是暂时的,要相信我们国家的管控能力,相信海参产业的未来更好!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