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不吃食怎么办?深水池塘用药如何才能正确高效?

[复制链接]
查看662 | 回复0 | 2022-5-26 08: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鱼不吃食怎么办?



鱼不吃食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鱼类肠道发炎(肠炎),一般通过内服复方磺胺甲噁唑(0.5%~1%饲料添加),并用碘类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经3~5天就可好转。



(2)由肠道寄生绦虫引起的。



(3)饲料营养不全面,导致肝部受损,内脏器官发生病变引起的,解决方法是改换饲料,并服用保肝护胆类产品和高效VC。



(4)水体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水体缺氧。解决的办法是用腐殖酸钠配合芽孢杆菌,并迅速增氧。另外,可用肥水类产品与过磷酸钙合用,过磷酸钙用量为10千克/亩,用水浸泡0.5~1小时;肥水膏用量为2亩/袋。



深水池塘用药如何才能正确?



在目前的养殖情况下,许多精养鱼池的水体深度都已超出了以往的常规概念,由由以前的1-1.2米加深到1.5-1.8米,有的甚至超过了2米。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深水养殖可以提高单亩产量,节约劳动成本,提高鱼池的综合养殖效益。



但是,由于池水的加深,对鱼类病害的防治带来不便,这是因为鱼类的放养品种增多,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的分化程度明显;



当鱼类发生细菌性疾病或其他寄生虫疾病时,对池塘进行水体消毒和整池杀虫时,由于水体存在温差问题,外用药物不能直接作用于水体底部和底层鱼类,即使按照实际池塘的面积,按照药品的实际用量使用,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治愈效果。



例如,在混养池塘中鲤、鲫、草鱼同时患有细菌性疾病,经过使用药物治疗后,草鱼、鲤都会很快治愈,但是底层的鲫鱼仍有不断死亡的情况发生。



针对这一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使用治疗药物之前,应当想办法让底层鱼类被迫上浮,使药物直接作用鱼体。



具体方法是:使用氯制剂片剂以较小的用量直接作用于池底,由于其强烈的刺激性迫使鱼类上浮,然后再泼洒相应的治疗药物。



在药物泼洒几个小时以后,开动增氧机,使药物混匀于整个鱼池,这样就可以保证鱼体在第一时间内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避免药物浪费以及使用过量的情况。



当然,在针对性治疗药物选择上,应尽量选取刺激性小的药物,如碘制剂等。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