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老”了,千万别慌!这样做,让它恢复“青春”

[复制链接]
查看284 | 回复0 | 2022-8-6 2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什么是水质老化?

水质老化是指养殖池塘水体长期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过肥,水体透明度低于20公分,水色浓绿或发黑、发红、发暗,随时有倒藻的可能。


水质老化的原因:

由于长久未清淤,养殖塘淤泥深厚,饲料的大量投喂,残饵及粪便未及时清理,高温季节,池塘水体就特别容易老化。老化的水体,俗称“老水”,大多呈暗绿色或铜绿色,水色浓,水体悬浮物较多,浑浊,透明度不及20公分。水中浮游植物数量多,但藻类单一,细胞老化,老化或衰败的藻体常于池塘下风口聚积形成泡沫。老化水体,抵御环境影响造成的水质波动能力差,水质不稳定,易发生“倒藻”、“泛塘”、有害水质指标升高等不良现象,不利养殖生物生长。

养殖中后期藻类往往容易老化,但藻类早晚都得老化,避免不了,我们可以继续培养新鲜藻类。如果补充缺乏的营养后,藻类会因为营养全面均衡而适合其生长繁殖,新鲜的藻类光合作用产生丰富的氧气,氧化分解这些有机物又可变成藻类可利用的无机盐,形成良性循环,水体自净能力强,水质反倒会好起来。这不是在施肥肥水,而是在"调水”。


水质老化的危害:

1.水色转浓,严重发黑发红,甚至倒藻泛塘。藻类大量繁殖,聚集形成水华,池塘下风口水容易堆积沫子,早上或阴雨天水色往往偏红黑色,俗称“酱油水”,极易引起缺氧泛塘。

2.养殖动物缺氧浮头,吃食变差、活动能力变差。前期吃食好,后期吃食变差,严重的不吃料。池塘溶氧大部分是来源于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水质老化后藻类产氧能力下降,夜间养殖动物、浮游生物、底泥中的微生物等都会呼吸消耗大量氧气,致使养殖动物出现缺氧吃食不好,甚至引起浮头、上草上岸,时间一长,养殖动物体质下降、活动能力变差。所以应提前增氧防止缺氧泛塘。

3.水体自净能力变差、亚硝酸盐超标。藻类老化后产氧能力下降,藻类吸收利用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能力也减弱,这也是为什么有部分池塘水很肥,可亚硝酸盐偏高的原因,一般水肥的池塘亚硝酸盐不会偏高。


水质老化如何预防?

1. 一天内通过观察pH或者溶解氧的变化大小,例如pH一天的变化范围在0.5以内幅度值比较小说明藻的活性差需要及时用菌分解,再补充新的藻种;pH值变化范围较大在0.5-1之间,说明藻的活性比较好,这时候要注重定向肥的跟进。

2. 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池塘中的残饵粪便堆积的越来越多,池塘中的营养足够,但是可能比较缺少碳源。这种时候应该定期的下菌分解残饵粪便,变成能被藻类容易吸收的营养,此时营养充足不需要补充定向肥,补充一些藻动力,搭配池塘中本身的营养以便于藻类能正常的吸收生长。


水质老化如何解决?

首先需要用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分解池塘中大量的老藻,死藻。这样可以分解有机质从而转化为可利用的无机盐,减少耗氧因子;其次要补充新的活性好的藻种,让池塘水色达到肥,嫩,活,爽的样子,从而提高自净能力,减少养殖投入,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品种产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