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登录
立即注册
社区
云课
渔市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水产通
»
社区
›
重点技术
›
池塘养殖
›
鱼类肠炎病及其肠类炎症的治疗心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鱼类肠炎病及其肠类炎症的治疗心得
[复制链接]
25417
|
0
|
2023-2-2 10: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鱼类肠炎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鱼病,从苗种到成鱼均可患病,尤其是草鱼、鲫鱼等吃食性鱼类最易得病。此病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鱼肠炎病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肠炎。在全国各养鱼区均有流行,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严重时全部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病原存在于天然水体及水底淤泥之中,健康鱼肠道也常有此菌,当水质恶化、溶氧低、饲料变质等引起鱼体抵抗力下降时,常暴发本病。此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鱼的全部养殖进程中肠道内都存在此类病菌。但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没有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
本文以鱼的肠炎病为线索脉络,针对鱼类的肠类发炎症状(泛肠炎病)为主要内容介绍以及一些诊治想法,仅供参考。
肠类炎症
水产养殖(尤其在苏北沿海滩涂大面积养殖异育银鲫)的过程中,养殖业者经常遇到自己所养殖鱼类生长速度缓慢或不生长的问题。通过对养殖现场水环境中各项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的检测,均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对养殖鱼体检测、镜检,并没有发现鳃、体表有寄生虫寄生的现象;肛门无异常症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鱼的长条粪便)
但是,轻压腹部或有“胶状粪便”,有时发现成形的粪便间连有很长的、透明的“胶体”;解剖观察,肝脏变异(但不是很明显)、肠道的后部发红(鲫鱼不太明显);剪开肠道发现肠壁变白、较薄(甚至透明),肠道的内黏膜脱落现象严重。
治疗措施
通过养殖户的养殖管理情况介绍,根据现场检测结合解剖的情况,初步诊断为肠炎病,或者称为肠类发炎症状(泛肠炎病)。采取以下的治疗措施后十天采样检测,与治疗前的生长状况相比较,生长速度明显改善了,并且也没有鱼体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的现象发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外用一次消毒剂(二溴海因、聚维酮碘等),进行养殖水体消毒。
其次,在外用消毒剂的同时内服杀菌消炎药品(诺氟沙星或恩诺沙星或大蒜素等),连续使用5天。
第三,外用消毒剂后48小时泼洒一次EM菌、光合细菌或枯草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外部环境;内服药物结束后,使用酶制剂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增加肠道消化有益微生物总量,修复肠道内黏膜,调节机体内部的肠道环境,连用5天。
第四,在以后的养殖管理过程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养殖池塘的底质和水体环境;每隔10天左右,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及光合细菌或乳酸芽孢菌等微生物制剂,保持肠道有益微生物含量,连续使用3天。
治疗心得
随着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的养殖方式取代了传统投喂青草、麦麸、饼粕等养殖模式。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养殖方式的诸多优点(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饲料系数低、投喂方便等),使养殖业者忽视了鱼类养殖过程中对肠炎病的防治。养殖业者无论在何种方式养殖的过程中都应密切关注鱼类肠炎病的发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鱼类肠炎病的主要症状是"肛门红肿")
鱼类肠炎病,俗称“烂肠瘟”,在鱼类的整个养殖过程中,肠道内都存在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病原体)这类病菌。在健康的鱼体中,该菌种不占优势,不会引发疾病。当水质环境恶化、溶氧降低、投喂变质的饲料以及投饵不定时、不定量等原因影响时,鱼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会引起鱼类肠炎病的发生,因此,肠炎病在整个养殖周期中都有可能发生、发展。养殖业者在养殖管理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池塘环境,保持较高的水体溶氧,要按“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点)原则投饵,提高养殖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对水体的污染。
由于鱼类肠炎病发生、发展的特殊性,许多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把此病不作为主要病害加以防控,总是要等到病情比较严重、病症明显(一般为体色灰暗,头部乌黑,离群独游,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慢游水边或漂浮水面,用手即可捕到。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肛门红肿,轻轻挤压腹部即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发炎,肠道内无食物,只有淡黄色粘液,内壁糜烂),影响到鱼类的摄食及生长时,才使用大蒜素或诺氟沙星等广谱性的杀菌消炎药物直接进行治疗,并且在使用药物后也没有采取恢复性的措施,治疗效果都不是很明显。
因此,发生肠炎病后,采用外用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必须使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体环境和肠道内环境,这样才能彻底治愈。养殖管理过程中,养殖业者要经常在饲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剂或酶制剂,改善肠道环境,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可增强体质,减少肠炎病的发生。
( 作者:潘良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 修编:西南渔业网 )
来自安卓APP客户端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黄鳝养殖
养殖机械化
海水鱼养殖
淡水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
鳜鲈先生
304
主题
144
回帖
3168
积分
版主
积分
3168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池塘养殖
病害防治
养殖机械化
设施化养殖
图文推荐
水产养殖过程中关于肥水的问题都在这里!
2021-02-25
水产养殖尾水如何治理?看过来,这里有14种模式可供选择
2021-06-21
鱼类厌食或者食欲不振:吃料异常的六个原因分析与分别应对!
2021-09-14
手把手教你牛蛙病理学解剖步骤,值得收藏!
2021-09-07
河蟹饲料投喂方法
2021-07-09
热门排行
1
鱼价行情 | 这次鱼价能涨起来吗?哪些品种
2
国庆前夕水产品价格不涨反跌,这些地方草鱼
3
养殖户养虾的十二个条件,你拥有几个
4
为何水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一以草鱼为例
5
10月13日最新全国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
6
9月28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7
9月28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8
10月3日全国部分地区水产品塘头收购价格
9
9月26日最新草、鲫、鲢、鳙等水产品各地批
10
浙江兰溪市鱼塘回填,鲫鱼价格下跌3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