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实用系列之鳖的饲养

[复制链接]
查看29233 | 回复0 | 2020-4-4 21: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鳖,又名甲鱼,是一种爬行动物。鳖是一种珍贵的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滋补力强;背壳(鳖甲)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另外,鳖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我国鳖天然资源丰富,分布地区广泛,但近些年由于各种原因,使鳖的生态环境收到严重影响,天然产量急剧降低。为了提高鳖的产量,我国华东,中南等地区先后开始了人工养殖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增产增收开辟的新途径。
鳖的习性

鳖虽然用肺呼吸,但主要是生活在水中,只是偶尔上岸栖息或游出水面进行呼吸。春天当水温上升到12度以上时,鳖即从冬眠中苏醒;到17度时,开始摄食活动,春末秋初,当水温在25-32度时,为其生长发育最佳时节,当水温高于33度时,其摄食活动和生长发育速度会大大降低。鳖胆小贪食,平时主要食用臭鱼烂虾、螺蚌及其他动物的尸体为食,另外也觅食少量的植物性饵料。另外虽然鳖生活能力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但是鳖有喜阳怕风,喜静怕声的特点。

稚鳖的饲料管理

稚鳖出壳后一般经过4-5年的养殖培育即达到1-2斤的商品规格。刚出生的稚鳖饵料以鲜,嫩,软,碎为原则,尤以虾,红虫,蛋黄为佳。大块饵料应细加工搅碎,以后当稚鳖逐渐长大后,对饵料要求不十分严格,可采用亲鳖饵料。饲养方法可参考亲鳖进行。养鳖池的水质要求清洁干净,其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为宜。对稚鳖池和幼鳖池应特别加强水质管理,用奥克水产养殖水质分析仪检测水质,视水质情况在养殖季节每3-5天更换一次新水,同时每天残渣及时清除,以免污染水质。盛夏时节应做好防暑工作,防止阳光过度照射水面,水面上搭上遮阳棚,经常检查养殖池塘的防逃设备,做好饲料管理记载工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鳖病的防治

鳖的生活能力较强,一般较少害病,但在高密度饲养或水质恶化,饲料管理不善的条件下也会染病,甚至会发生死亡。鳖病的预防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饵料要充足,投喂时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2.要经常保持饲养池水质清洁干净,严防恶化变质,发黑,发臭。

3.防止放养密度过高或将强弱,大小规格不整齐的鳖同时混养。

4.越冬期间做好防冻管理,转池时防止造成损伤,对已经受伤和带病的鳖要分开饲养

5.发现有病害感染时,应迅速对饲养鳖和饲养池水及其他栖息场所进行消毒。

目前发现鳖较容易患毛霉病(身体的颈部,脚部等处大量滋生白褐色的绒毛),红脖子病(脖子发红肿,拒食,活动能力差),红底板病(腹部发红肿甚至糜烂,露出骨板)等。其治疗方法可对池水和鳖进行清洗消毒;红脖子病可采用抗菌素(青霉素,氯霉素等)进行注射,剂量每公斤体重约为15万单位,注射部位可在后腿下。

另外鱼鳖混养,鳖用肺呼吸不与鱼争氧,鳖胆小只捕食死鱼,鳖的排泄物和残饵料又可做鱼的肥料。鱼鳖混养可以充分发挥水体生产潜力,获得更佳经济效果。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