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PH
PH值变化与病害:PH过低,鱼活动缓慢,生长慢PH值过高,会直接腐蚀组织造成鱼类呼吸障碍甚至窒息PH值的改变,可以通过氢离子的呼吸与渗透作用使水生动物血液发生变化,从而破坏其载血能力。尤其对水生动物幼体影响明显。PH改变将影响许多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从而改变其毒性并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如 PH过低易产生硫化氢 过高可使水体中的非离子氨和离子铵的比值发生变化)
二、加强增氧作用
1、培藻、增加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增加水体光合作用。
2、机器增氧(晴天下午开,阴天早上开,傍晚不开)。
3、化学水处理增氧(碱性增氧粉—过氧化钙、中性或酸性增氧剂、过氧化氢、过碳酰胺等)
三、二氧化碳
Co2对鱼类和水环境有较大影响,它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缺少会限制植物生长繁殖。Co2浓度过高对鱼类有麻痹和毒害作用。如使鱼体血液PH降低,减弱了对氧的亲和力,当游离Co2达到50mg/L“四大家鱼”幼鱼表现呼吸困难;超过100mg/L时,发生昏迷或侧游现象,超过200mg/L,引起死亡。
二氧化碳的调控:
1、水体施生石灰。
对底质淤泥积存水体,过多、水体有机物特别是腐殖质浓度过高,水体混浊、鱼病有蔓延趋势的施生石灰很有必要。
2、补充碳源。
有些水体缓冲能力差,PH日变化大,若水体原来PH较高,可增施有机肥,间接供给Co2;若PH偏低,则可直接施用碳酸钙,补充碳源同时提高PH。
养殖水体碳源的调节:
1、微生物是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分解者,在水体中有机污染负荷的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中溶解氧足够时,一定数量存在的微生物的存在可有效分解水中的有机物质,使其耗氧分解产生无毒无害的无机物,并供给水中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营养盐;但若水中溶解氧不足时,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同时还会将硝酸盐、碳酸盐还原诚有害的无机离子。因此要想让微生物发挥作用,充足的溶氧和碳源是必需的。
四、氨氮
氨氮分为分子铵和离子铵两种。分子铵在总氮的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PH的升高而增大。
五、亚硝酸盐
氨氮向硝酸盐转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溶氧充足时,氨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耗氧、耗氮)、缺氧或硝化细菌不足时转变受阻。甚至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偏高,当硝酸盐过高而水中藻类稀少时,这种转化过程也会受阻。
六、硫化氢
硫化氢是水底含硫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产水中硫化物的毒性随水的PH、水温和溶解氧的含量而变。水温升高或溶解氧降低,毒性增大;反之,毒性降低。在酸性环境下PH越低,H?S占得比例越大,毒性越强。
硫化氢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硫化氢对水产养殖动物和其他水生生物毒性很强。其毒性主要是硫化氢与动物体血红素的铁结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影响对氧的吸收;另外对动物的皮肤也有刺激作用。硫化氢对大多数鱼类和其他生物无害含量为2.0μg/L以下。
消除硫化氢危害的调节措施:
①、提高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含量。
②、泼洒生石灰,提高池水酸碱度。
③、严重的池塘泼洒增氧药剂及含铁剂,使硫化氢变为硫化铁沉淀,以消除毒性。
④、必须避免含有大量硫酸盐的水进入池塘,并慎用化肥硫酸铵。
(文章来源:科学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