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5月份,随着气温回暖,池塘水温升高,鱼类养殖活动正式开展,但是昼夜温差仍然较大,气候多变,应密切关注气温变化,各养殖场点要做好各类苗种培育的准备工作,并制定好突发病害的应急处置预案。目前仍应以预防鱼病为主,在运输、放苗、分塘时,避免造成鱼体机械损伤。强化日常管理,加强水质调控,保持水体和底质的相对稳定。 一、病情预测 (一)草鱼、鲤鱼:易感染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水霉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全区各养殖场。 (二)斑点叉尾鮰:易发鮰肠败血症等,关注全区各养殖区域。 (三)虹鳟、鲟鱼:易发生水霉病。 (四)南美白对虾:易发虾肝肠胞虫病等病毒性疾病。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采购外来苗种,养殖单位应选择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引进正规苗种,杜绝使用不明来源苗种。对于自繁自育的苗种,养殖者应做好亲本选育和病害防控的技术措施,保证苗种质量。 2.苗种放养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清塘包括干法清塘和湿法清塘,干法清塘一般用生石灰75kg/亩或漂白粉30斤/亩,化水后全池泼洒;湿法清塘一般用生石灰150kg/亩或漂白粉60斤/亩,水深1米,全池泼洒。经过消毒的池塘一般要暴晒7天,待毒性消失后投放苗种。在苗种分塘放养时,操作人员可采用食盐进行鱼体消毒,操作时要动作轻,速度快,避免损伤鱼体。 3.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水质监测。 (二)治疗措施 1.水霉病:对鱼种进行投放的时候避免造成机械性损伤。鱼体受伤后,要及时对鱼塘进行消毒。治疗应选择对真菌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可用5%的食盐水浸泡3分钟,或用万分之四的小苏打和万分之四的食盐水混合液长期浸泡;产卵亲鱼水霉病用5%碘酒涂抹伤口,有一定预防效果。 2.细菌病:细菌性败血症可外用氯制剂国标渔药全池泼洒,内服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或甲砜霉素粉。烂鳃病、肠炎病可外用三氯异氰脲酸粉或浓戊二醛全池泼洒,内服氟苯尼考粉。肠炎病也可用大蒜素拌饵投喂。 3、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10%聚维酮碘溶液,每立方米水体0.5~1毫升,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千克体重,15~20毫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