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这么多原因竟然都能导致养殖池塘发生“氧债”!

[复制链接]
查看481 | 回复0 | 2020-5-29 17: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养殖池塘的溶氧一般来源于 3 个方面:一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是来自大气中扩散溶于水中的氧,三是人工机械冲水或施药增氧,三者以光合作用增氧最多。同时,池塘生态溶氧消耗也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物理作用向空中逸散消耗,二是水体有些物质的化学反应而消耗,三是水生生物呼吸、有机物分解、底质等生物作用所消耗。

夏季水体缺氧的原因

1.池塘上下水层对流:一般而言,水体上层由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和空气溶解的氧气而溶氧丰富,尤其是晴天的中午前后往往达到过饱和,而下层水有机腐殖质较多,还原性物质较多,使溶氧缺乏而形成“氧债”。如果水层对流,上层溶氧量高的水传到下层去,下层缺氧的水被送到上层。水中的溶氧很快会被用来还“氧债”和被有机腐殖质及还原性物质氧化而消耗,从而使整个池塘的含氧量迅速降低,出现缺氧。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傍晚突然下雷阵雨、傍晚刮西北风等天气,这时上层水温急剧下降,比重增大而下沉下层水因温度高比重小上浮,从而引起上、下层水对流。

2.水中溶氧量求过于供:夏季若遇连绵阴雨,或有大雾,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弱,水中溶 氧的补给量小,而池中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却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以致造成水中溶氧求大于供,引起水中溶氧缺乏。

还有一种情况,阴雨天有时水清见底,浮游植物很少水蚤很多,几乎吃光了池中的浮游植物,因缺少光合作用产氧来源而造成缺氧,各种鱼整天浮头。

3.“氧债”大:久晴未雨,池水温度高,由于大量投饲施肥而造成水质过肥,透明度低,水中有机物多,上、下层差大,下层 “氧债”大。如长期不加注新水,就会因水质过肥或败坏而会引起缺氧浮头。

4.放养密度过大,造成水中氧气供应不足。

5.养殖品种如鱼类放养搭配不合理,吃食鱼过多,滤食性鱼类太少,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与鱼类争耗水中的氧气。
夏季池塘缺氧的防控措施
1.定期加注新水: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池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夏天高温季节,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方法之一。

2.当池塘溶解氧较低时,可以先用解毒培藻素增氧、分解死亡藻类,再定向培养有益藻,补充新的藻种。天气突变前加强水质管理及时泼洒解毒培藻素和藻平衡素稳定水质,天气突变时要提前往养殖池塘中下入聚能钙和生命元素,可以补充水质中的钙元素、维生素C及其微量元素,还能改善对虾的摄食情况,加强代谢,增强对虾体质,提高抗应激反应能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使用增氧机增氧: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天气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2~3 时开机增氧,有浮头危险时也可开机增氧。

4.加强管理:坚持早晚巡塘检查,定期使用有益菌(超效益菌宝、光合细菌等)分解池塘水体中的有机质,减少耗氧因子,做好池塘水体的维护工作。提高底部溶解氧可以使用底藻源,直接撒到池塘中,分解底部有机质,维护池塘底部环境,底部平衡菌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之,加强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防止水体缺氧,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鱼类浮头,避免泛池的发生。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