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蟹塘出现“淘米水”,该如何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1335 | 回复0 | 2020-6-16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俗话说“清水养大蟹”,在螃蟹养殖中“水清草爽”是每个蟹农都追求的一种养蟹环境。一池浑浊的塘水,我们看着就不舒服,何况生活在里面的螃蟹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们今天说的“淘米水”其实就是螃蟹池塘水浑的一种情况,因水体呈现乳白色的浑浊样,像淘过米的水一样而得名。

在螃蟹养殖过程中,水浑的种类有很多,产生的原因也不同,所以水浑只是表象,要找到水浑背后的原因,区别对待,方能解决问题。

池塘常见的水浑一般有“黄浑”和“白浑”,“黄浑”一般由池塘里的生物搅动池水或池底受到其他外力搅动,而产生的颗粒物悬浮引起。例如蟹苗应激、投喂不足、杂鱼过多、雨水冲刷等都会造成池塘水“黄浑”。

而“白浑”大多有两种情况造成,一是水体中浮游动物过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子多”。这种情况容易排除,夜间用手电筒照射水面,会有浮游动物趋光而来,或者在清晨池塘边浮游动物聚集到富氧的浅水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淘米水”了。很多养殖户朋友搞不清“淘米水”的原因,盲目的采用杀虫方案或者絮凝方案,结果造成水体环境更加恶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要弄明白螃蟹池塘出现“淘米水”的原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螃蟹池塘水环境的“特殊性”。

养螃蟹跟养鱼、养对虾的最大不同,在于螃蟹池塘需要栽种轮叶黑藻、伊乐藻或苦草等沉水性植物,这些沉水性植物除了能给螃蟹提供隐蔽场所以外,还能分解有机质、增加溶解氧。一般养殖模式下,水草的栽种比例占水面的40%-60%。

螃蟹池塘里存在两类初级生产者,一类是小型的浮游植物,如绿藻、硅藻等,另一类就是大型的沉水性植物。这两类植物都会进行光合作用,会为水体提供氧气,但同时也会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再次强调一下,会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氧化碳的消耗跟“淘米水”有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水中的二氧化碳跟碳酸盐之间发生着动态平衡,每一种物质的变化,都会扰动水体中的ph值、总碱度、总硬度等理化指标的变化。要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先读懂下面这张二氧化碳-碳酸盐化学平衡体系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氧化碳浓度随着水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不断变化。就阳光明媚的白天来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水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降低的。通过上图中的化学方程可知,水体中的氢离子浓度会伴随着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消耗而降低,使得PH值升高。所以水草旺盛的池塘,一般晴天中午以后,PH值是很高的,甚至能达到10以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时,在光合作用较强的水体中,因碳酸根离子的消耗,碳酸钙及碳酸镁等难溶于水的碳酸盐会进一步溶解,游离出钙离子及镁离子。

这样水体中富集的钙、镁离子会跟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微溶物——氢氧化钙,及难溶物——氢氧化镁。这些微溶物质不断积累,在宏观层面上就呈现出“淘米水”样的外观。

除了肉眼的观察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触摸水草的叶面来感知,因为这些微溶及难溶物质会沉积在水草叶面上,摸起来有种滑腻的感觉。


“淘米水”的应对策略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螃蟹池塘是一种消耗大量碳源的复杂体系,同时,我们在池塘投喂大量高蛋白的饲料,进一步造成氮源的富集。这造成了水体中的碳氮比极不协调,不仅会影响水体中的小型浮游植物的生长,还会影响水体中有益菌的繁殖。

水体中碳氮比的失衡,是藻相和菌相不容易控制的本质所在!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螃蟹池塘,其他种类的水产养殖都可参考,例如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对虾“生物絮团”养殖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所以,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是合理收割旺盛的水草,如上图。第二,就是要合理的向水体中补充碳源。

在养殖过程中,较为经济的操作方法就是,定期向水体中施用糖蜜或者米糠、麦麸类的发酵碳肥。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发酵菌种可用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的复合菌种,复合菌种200克。
2、发酵物料可选用植物纤维较多或能量较高的物料,如米糠、麦麸、玉米粉等,物料120斤
3、为保证发酵顺利进行,需要把物料的湿度调整到40%左右,即手抓不出水,轻触就溃散的状态,水100斤。
4、红糖或糖蜜,在规模养殖中糖蜜会更经济一些,用量为5斤。
5、将以上物料混合均匀,夏天密封发酵3天左右即可使用,用量3斤/亩。根据水体PH值、水色、天气状况等因素,适时调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