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的小龙虾产业,养殖户们该往何处走?

[复制链接]
查看1177 | 回复0 | 2020-7-8 16: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前年2018年,在信阳的部分农村悄然兴起了小龙虾养殖!

第一批少量的养殖户们整体收入还不错,也都尝到了甜头。也引起了村民的羡慕。于是在去年2019年,各地县、乡镇开始号召、鼓励农民大量养殖小龙虾,并对一些贫困户进行扶贫拨款扶持,一亩地补助约四百元左右。妥妥的想要“扶持一方产业,带动一方经济”!

于是,大部分的农民开始挖塘勾渠,有的大手笔的还专门贷款承包土地,挖了几百亩精养塘,不种田专门养小龙虾。

大批量的养殖户增多造成了去年的虾苗难求,虾苗竟被卖到了最高达40元一斤,还得争先恐后的抢着预定才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以为只要养出来了就能赚钱的农民们,谁知在虾苗放入塘口后,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小龙虾是底栖类的甲壳动物,对水环境要求也高,养殖过程中还是需要一些经验的,大多数人都是随便将稻田挖一挖放点水就投放虾苗了,根本未对塘口做任何处理,也未进行任何技术培训学习。

于是紧跟着,小龙虾对水体的不适应造成了应激死亡,底部环境的污泥、毒素在高温下也引发了病症,农民们又不得不大量购买药品对水体进行改底、解毒、消毒等,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抑制龙虾死亡,养殖有经验的都知道龙虾有个可怕的魔咒“五月瘟”!三月份投放的虾苗,在五月就遭到大量死亡,短短两个月,养殖户们经历的心理路程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如同我们满心欢喜、满怀希望的去做一件事时,突然就一头闷棍,打得你昏头转向,措手不及,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了!

挖塘口的投资、高价购买的虾苗、投喂的饲料、各种治疗的药品费用、遭遇“五月瘟”的大量死亡等等。满以为只要卖了还能回收一点的农民,却又遭遇了虾价“滑铁卢”,收购价从30元到二十元、十五元、十元、八元、五元是直线下降!

此时的养殖户们卖虾就如同割自己的肉一样,忍痛看着活蹦乱跳的大龙虾一个个被低价贱卖,赔的是血本无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有的年轻一点的,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挣钱还借款,有的则弃塘跑路,有的又重新改回了农田,老老实实继续种农作物,还有一部分仍然在继续坚持。这其中的波澜只有经历过的、落实到每家每户才能体会到他们的苦和难!血和泪!

今年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对餐饮业造成一定影响,导致今年虾苗在十元以下也无人问津,有的甚至五元一斤都没人要。相比去年的35-40元一斤的虾苗,一部分还等着指望今年卖点虾苗回收点本钱的农民彻底绝望了,有朋友说,将鲜活的小虾苗通通倒掉喂鸭子了。

成品大虾的价格也一样低迷,一直徘徊在二十元以下,基本上都是十二元到十五元之间。据说,五一过后,大量虾上市又会迎来一波降价!

可笑的是,终端价格可一点也不便宜,各摊位、餐馆、酒店按数量推出的红焖小龙虾,从价格88、108、118、168到198元不等,甚至还有更贵的。顾客吃到嘴里的仍然是高价格的小龙虾。这其中的利润被谁抽走了?谁在压制农民的收购价格抬高销售价格?谁来整治这乱七八糟的销售市场?……

现如今的农民们,真的是寸步难行了,卖吧不值钱,不卖吧就得死亡,便宜也得卖了才是钱,不卖死了的话就一分不值了!



曾经“风靡一时”的小龙虾产业,看来已大势已去,曾经吹嘘的“挣钱好项目”,如今是满地的鸡毛,留给农民们的只剩下债务!债务!

可是又有谁来收拾这烂摊子,给辛苦的农民、养殖户们一个说法呢?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