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肥水培藻不做好这一点再好的藻种都肥不起来

[复制链接]
查看11946 | 回复0 | 2020-7-27 12: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过塘之后用解毒类产品解一次毒,解毒12小时以后,即可采用  "EM菌加一些比较好的氨基酸类肥水膏”。



发酵24小时后全池泼酒,在这段微生物真空期通过分解池塘内残存的有机物来进行自身的增殖,建立一个以有益菌为主导的菌相。



最大限度的压缩以弧菌为首的有害菌生存空间。



如果不在这段微生物真空期先下手为强,抢占先机,那么这种寡营养环境就会非常适合弧菌的增殖。



而有益菌在这种环境下增殖速度比较慢,会使弧菌等有害菌成为优势菌相。而前期由于从苗场到池塘环境的改变。



使虾苗产生环境应激再加上整体饵料的改变造成营养应激,使得虾苗兔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弧菌等病原微生物极易侵入,容易引发病害。



而且培植有益微生物种群,不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消除健康养殖隐患。




更可将塘底有机物和生物尸体通过生物降解转化成藻类所需的碳源、氮源和营养盐类,使得水体中藻类的营养物质种类丰富。



避免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缺失使得蓝藻等有害藻类过度繁殖,造成藻毒素中毒的隐患。



肥水培藻及菌相的进一步定殖的最终实现菌藻平衡



前期作水时大家总喜欢讲肥水培藻,似乎藻相是绝对的主角,菌相却被忽视了。



其实我们前期肥水培藻工作实际上是在建立一个新的菌藻平衡体系。如果没有坚实的菌相作为基础就算再好的藻相也是水中月镜中花。



为什么这么讲 ?



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菌类持续分解有机物变为无机物,藻类将失去长效的营养盐来源。



这就是为什么化肥肥的水来得快去的也快,而且其不可控性也很大。



这里详细说明下:大量的无机营养盐是可以迅速的被藻类吸收,但是这时就会产生一个弊端:



那就是一些增殖速度快的藻类就占了优势,而这些藻类大多数都是有害的。



再则化肥营养盐过于单一,非常适合对营养盐要求不是很严格的有害藻类增殖。



如果池塘里原生藻相里有一到两成的蓝藻(这个比例是很正常的,是不错的藻相),这时如果化肥使用不当,就很可能使藻相发生变化。




蓝藻的比例不断增加,如果这时水体里的浮游动物偏多就会使蓝藻的比例和毒性不断上升。  



随着无机营养盐不断地被消耗殆尽,实际上水体里已经是寡营养的环境了,这时蓝藻可以启动自生固氮功能,继续增殖。



而其它有益藻类因为没有足够的营养开始出现老化和倒藻现象,会有一部分藻毒素的残留。



如果运气再不好些,连续阴雨天出现,那么蓝藻这种对光照要求很高的藻类就会大量死亡,这时释放出来的藻毒素就是致命的了。



其实如果清塘不彻底有大量的浮游动物,也会出现上面介绍的情况。



由前面介绍大家可以看出优良的菌相可以为藻相提供长效而多样性营养盐的功能是化肥所不具备的。



那么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农家肥总可以吧?我们的答案是可以,但是必须发酵完全彻底的。



如果发酵不完全,害处大无边!由于发酵有机肥的技术要点比较多,这里只简单点来讲一下发酵不完全的危害:



第一、到了池塘底部继续发酵,大量耗氧。



第二、完整的发酵过程中会有个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可以起到杀灭有害菌的作用。



如果发酵不完全或者没有发酵,那么就是把大量有害菌在池塘中培养了。



其结果可想而知! !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