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对虾,亚硝酸盐到底改如何预防

[复制链接]
查看1497 | 回复0 | 2020-7-31 20: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亚硝酸来源和去处






1)氨化作用:

有机氮→ NH4+ +CO2+SO42-+H2O(耗氧)

有机氮→ NH4+ +CO2+胺类+有机酸类(厌氧)

2)硝化作用:

2NH4++3O2→2NO2-+2H2O+4H+

2NO2- +O2→2NO3-

第一阶段为亚硝化,即铵根(NH4+)氧化为亚硝酸根(NO2-)的阶段(亚硝化单胞杆菌)

第二阶段为硝化,即亚硝酸根(NO2-)氧化为硝酸根(NO3-)的阶段(硝化杆菌)

3)反硝化作用:

NO3-→NO2-(厌氧)

NO2-→NO(厌氧)

NO→N2O (厌氧)

N2O→N2 (厌氧)

亚硝酸盐中毒表现的症状

亚硝酸盐通过水产动物的体表渗透和吸收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携氧蛋白结合而使之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从而表现为缺氧症状。即使水体中的溶解氧高,水产动物也表现出缺氧昏迷状态,如摄食量下降、呼吸困难、游动缓慢、体力衰退、鳃部受损变黑,出现“游塘”“浮头”“偷死”“冒底”等现象。除此以外,水产动物长时间生活在亚硝酸盐偏高的水体中,其活力差,自身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暴发疾病。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超过0.1毫克/升时,需要开始关注水生动物的状态和水质。水体亚硝酸盐浓度达1~10毫克/升,各种鱼类中毒症状不同。病鱼的皮肤黏膜呈黄白色,甚至蓝紫色,黏液增多;鳃颜色发紫;体表充血;呼吸困难呈昏迷状态,抽搐,血液凝固,呈巧克力或酱油色,呈棕褐色似酱油状,凝固不良;有腹水。肝、脾、肾呈紫色,全身各脏器的血管瘀血。



2





产生亚硝酸的原因






1)饲料方面

中后期饲料大量投喂,粪便残饵增多,造成有机质增多和耗氧物质增多,加剧池塘水质和底质恶化,致使NO2-大量累积。

2)溶氧方面

增氧能力不足,底部形成氧债,氮循环受阻,致使NO2-大量累积

3)水质方面

恶劣天气或者水质管理不善,致使藻相和菌相失衡,导致藻类和菌类无法分解利用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为饲料产生),氮循环受阻,致使NO2-大量累积。

4)底质方面

淡水土塘换水能力弱,基本排不了污,致使塘底还原化严重,加剧氧债形成,致使NO2-大量累积。


3





水体亚硝酸的预防






1)提高水体盐度

目前淡水土塘,基本除了放苗时期盐度有4‰外,后续随着养殖时间的增长,盐度基本降为0‰。目前养殖难度增加,特别是冬棚养殖,受天气和水温影响,中后期亚硝酸盐问题非常严重。

我们知道随着水体盐度的提高,亚硝酸盐的毒性在逐渐减小,并且盐卤或海水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更利于白对虾生长。根据这种理论,在淡水塘养殖过程中,盐度持续稳定在5‰以上,我们的亩产量和养殖成功率会大幅提高。

建议:淡水白对虾养殖塘,海水或者盐卤10天或15天左右加一次,保持盐度在5‰以上。



2)稳定水质



水质如何稳定?简单说就是维持藻相和菌相平衡,使氮循环能够顺利进行。良好的水质条件下,菌类的分解和藻类的吸收利用能够正常进行,加快池塘的物资循环和能量传递,减少亚硝酸的形成。



稳定菌相和藻相

底改:中后期池塘投喂量大,塘底脏的快,建议氧化底改和活菌底改交替使用,中后期定期3-5天使用一次,氧化底质,提高底泥氧化还原电位,消除“氧债”,抑制亚硝酸的形成。



3)增氧

中后期投喂量大,长势快,加上目前快大体系虾苗对溶氧要求高。建议加开增氧机增加塘底溶解氧,减缓氧债,减少亚硝酸盐的形成。

如何降解呢?

物理方法
1)沸石粉。
沸石粉属于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含水铝硅酸盐,具有良好的分子孔隙度以及较高的吸附性,因此被广泛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当沸石粉失去结晶水后,其表面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够有效吸附水质中的二氧化碳、氨以及硫化氢等大量物质;因此,定期向水中泼洒一定量的沸石粉,不但能够起到去氨增氧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有效改善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促进水产生物的生长发育。
2)麦饭石。
麦饭石属于一种天然矿物保健品,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性与吸附性,主要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水质净化方面;麦饭石在使用剂量为 50 mg/L 时,其有效时长能够达到 8 d;而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有了明显的降低,尤其是对于氨氮与亚硝酸盐氮,且水质条件越恶劣,净化的效果越明显。
3)纳米净水材料。
纳米技术属于现阶段新型科学技术,纳米技术一经出现便迅速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当中。在水产养殖业中,纳米净水材料的使用效果也较为显著;使用纳米净水材料在各种鱼类生物的养殖中,能够实现长期不换水并保持水质健康。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也必将成为水产养殖净水的发展方向。
化学方法
1)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属于一种漂白剂,能够在水中释放出大量的新生态氧,而新生态氧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能够有效杀出水产养殖场中的浮游植物,浓度较高时,还能够破坏细胞色素与杀伤生物组织。而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能力,能够将亚硝酸盐氮转化为无毒性的物质。实际应用中,使用次氯酸钠前,预先加入热石灰能够有效提高次氯酸钠的使用效果。

2)臭氧。
臭氧属于氧气的同素异构体,其同样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臭氧能够有效降解亚硝酸盐,且只要水质中仍旧存在着臭氧,亚硝酸盐便能够被完全氧化;理论上来说,降解亚硝酸盐所需要的臭氧含量为每毫克亚硝酸盐需要 1.04 mg 臭氧。此外,在使用臭氧处理水进行海胆育苗与单肥藻的培养试验中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常,化学需氧量能够有效反映出水中受还原性物质,如亚铁盐、亚硝酸盐以及有机物等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