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渔业产业协会及宁夏渔业简介

[复制链接]
查看1709 | 回复0 | 2020-9-9 18: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协会基本情况

2015年3月宁夏渔业产业协会正式成立。自治区科协、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自治区民政厅及全区各市、县(市、区)水产站、部分渔业行业企业、渔业合作社、水产养殖场的代表,共计近113多人参加了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其中理事48人,常务理事19人,会长1人,副会长6人,秘书长1人。

2019年2月16日,在贺兰国际饭店C座三楼2号会议室举办宁夏渔业产业协会一届第九次常务理事会。具体内容为:(一)听取各参会代表对2018年工作意见(二)审议确定2018年度先进单位及先进会员名额事项(三)审议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调整事项(四)听取各单位常务理事对协会2019年工作意见、建议(五)审议加强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六)审议研究如何大力宣传宁夏渔业品牌建设事项(七)审议加强各养殖户高端培训、对外调研学习事项。

本会的宗旨是:遵循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循社会德道规范,本着服务会员、服务产业、服务渔业经济的发展思路,规范产业行为,为会员提供生产经营管理、渔业信息服务和渔业技术的培训和咨询,促进产加销、产学研联动发展和产业内外交流,推动产业集聚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素质和综合效益,加快推进我区现代渔业建设。



二、协会创新工作

1. “稻渔空间”开创了国内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稻渔空间”是协会党支部书记广银米业稻渔生态产业观光园,依托3000亩有机稻田建设,项目所生产的水稻及水产品均为无公害健康食品,宁夏水产与水稻的科学结合,创造了宁夏新模式,通过了科技创新,开辟了农业创收新路子,利用百分之五的稻田,减地不减产,开沟搞水产,养蟹又养鱼,增产又增收,利用水循环,鱼粪上稻田,环境无污染,稻渔高品质,实现双赢利,改变旧观念,农民好接受,闯出新路子,走上致富路。除了稻田打造的景观图案观赏区里的“稻渔空间”、螃蟹、鱼、泥鳅、田螺、鸭与水稻共生,稻田旁还有有机瓜果采摘区、小木屋、休闲娱乐暨垂钓餐饮区、渔业农业文化展示及科普教育长廊。带动了二三产业发展,为周边地区游客提供了一个游览观摩的现实农业高科技种养示范基地。本基地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之多,为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引领作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协会常务理事蒋克勤单位在灵武市梧桐树乡李家圈渔业养殖基地开展稻田集成流水槽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41亩稻田集成流水槽养渔综合种养共计实现总产值60.09万元,平均亩产值14656元,总利润73473.1元,平均亩利润1792元。稻田集成流水槽综合种养在养殖单元稻田中稻、蟹、鱼共生,它们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通过对稻田生产沟渠路的合并改造利用,实现了在少占水稻种植面积,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稻田的综合产值达到14656元,是常规单种水稻产值的9.7倍。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多收”,渔业扩规模增产量,农业大幅增产增效。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起到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于确保基本粮田的稳定有重要意义。通过稻田集成流水槽综合种养技术研究与示范,可形成一个集科技示范、生态推广、产业化发展为一体的“稻田立体综合示范区”,促进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有机结合,推动水产技术推广转方式调结构,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循环水养殖开启了宁夏设施化高效生态养殖新篇章

循环水养殖简而言之就是将养鱼的水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这种养殖方式不具备传统养殖的流水设施,每个养鱼池之间互相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水系统,即每个养殖池有输水管道与位于车间一端的水处理系统相连,可随时根据需要将池内的水输送到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水输会养殖池内。循环水养殖是工厂化养殖的模式之一,运用现代的设备和科技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境中,处在一种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循环水养殖除了水质好还有三大特色:其一,占地面积少,养殖密度大。其二鱼儿的存活率高。此外,由于养殖池面积小,鱼儿在单位面积内的捕食速度加快,生长周期也加速。一般的传统模式下,一条鱼苗长成两斤的商品鱼,需要9到10个月的时间,而循环水养殖,鱼儿的生长期可以提前3个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协会常务理事高长城单位通过协会协助在今年新建200亩稻渔基地、2500平米工厂化养殖车间和原有的5000平米工厂化养殖车间有机结合,串联形成水系循环,建立起稻渔综合种养陆基生态水循环系统,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调整养殖结构,转变养殖方式,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广清洁生产,防控养殖污染。针对目前水资源匮乏,水域环境恶化、养殖水体劣化突出等突出问题,循环水型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可以整体性减少养殖生产系统对水、土等资源性生产资料的依赖度,大幅提高单位水产品对水、土资源的利用率,显著减少养殖系统污染及富营养物质的排放量,相关技术在淡水养殖产业的推广应用,对促进养殖水域环境保护具有意义重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名特优新品种引进推广助推了本区渔业产业提质增效

协会协助养殖户引进江苏螃蟹苗,因为江苏螃蟹苗生长快、捕捞时间长、捕捞可延续到十一月底的优势,填补市场的空缺,及东北螃蟹苗,因为其生长速度快,育肥周期短,每年在十月底前进行捕捞。以上两种蟹经过宁夏实地养殖,适合宁夏养殖,并且能达到上市标准。2018年的螃蟹已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福建等省市,均价每市斤60元以上,规格在2.5两以上,产品供不应求。

宁夏渔销往西北五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水产品得到了各省市民的好评,年销售量60万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注:运往拉萨的宁夏运鱼车队)


泥鳅通过农户养殖,且亩产达到1500斤,每市斤15元。市场反应好。

食用藕与甲鱼种养,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经过试验,每亩放黄河甲鱼250克200尾,到年底亩产240斤,增重140斤,每市斤单价60元,到年底亩产值8400元。每亩种植食用藕800颗,亩年产食用藕3000斤,每市斤2.5元,到年底亩产7500元。除成本外,净利润7950元,本项目适合宁夏养殖,农户容易接受,易于推广。

协会协助引进白对虾养殖,颇见成效。宁夏利用本地资源对南美白对虾进行了淡化,在宁夏进行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养殖户利用温棚养殖南美白对虾,使虾的生长期延长,达到了上市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宁夏市场提供了优质水产品。



4. 农业部养殖示范区推动本区渔业高速发展

协会会长赵峰单位贺兰县兆丰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公司2017年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以“渔文化”为核心发展养殖观赏文化,着力打造天然、无污染、集垂钓、休闲餐饮(面积10000平方米,包括特色民族文化蒙古包)、果蔬采摘、水上娱乐、原生态儿童乐园、渔文化博览园、会议接待、住宿等为一体、四季长春的“花园式”休闲度假观光区—桃林又一村,以打造西北地区名特优渔业养殖观光及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特色旅游观光区,是贺兰县周边乃至宁夏独一无二的休闲旅游度假观光区。兆丰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及“桃林又一村”总规划建设20000平米休闲观光区,发展至今,在休闲农业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垂钓池、精养池及生态水产品养殖大水面1000余亩。2016年, 公司在休闲观光区的基础上投资2000余万元主打“中华黄河鱼文化博览园”,以工厂化设施温棚养殖名特优新品种为依托,建设高标准现代渔业文化养殖车间5000平米。为了增加观赏性与经济实用性,我公司对养殖规模进行调整并引进新品种,现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日本观赏鱼“日本锦鲤”,娃娃鱼,红鳟,斑点叉尾鮰,黄金草鱼,大鳞鲃,黄河鲶、黄河鲤、鲟鱼、锦鲤等名优品种,立志将园区打造成高规格、上档次、有特色的休闲渔业文化园区,发展成为发展新技术实验示范基地、优质名特优苗种繁育基地、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水产信息与科技服务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休闲观光渔文化基地。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