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养虾的生产力观

    [复制链接]
查看13994 | 回复2 | 2020-10-10 1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有人问:养虾有水体生产力可言吗?由于养虾模式的万变不离其宗,养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而有养户认为水体生产力源于持久的溶解氧(氧值大于5ppm);有养户认为是有益的藻相(指绿、硅藻丰度在30~50%之间);有养户认为是丰富的矿物质(指含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无论怎么认为,它们终归是养虾的基础。毕竟养户渴望成功,不得不面对现实。这些基础需要养户去积累时,已超出了所谓"勤奋“才能"致富”的心态(这里指盲目的勤奋),要是想赢,该抬举养虾的“主流技术”及信仰养虾的"科学精神”(指客观反映水体的情况,持续监测养虾过程的水质)了。如果没有”科学”的加持,再多的“经验"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



由于每个虾塘水体生产力的不同,养户养出虾的数据也不同。养虾的设备是保证水体生产力运行的根本需要。当养虾迫使养户“自我革新”时,也许处在半成功状态的养户觉得:没有亲身经历,就谈不上感同身受;没有切身体会,就不能将心比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养虾十分需要生产力。生产力来自水体。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可取决于藻相的类型。如果一塘虾高产了,可理解苗好、料好,但别忘了对虾受到水体的恩赐。这好比吃到一只美味的鸡,可理解厨师好、鸡苗好,但别忘了鸡有优良环境的生活圈。



生产力给养虾带来帮助。生产力是如何形成?要想获得高的生产力可通过培藻而来。如果虾塘里的水体真的处在“极少藻”的状态,那是生产力低下的表现之一。据报道,通过培育适中的有益藻相,是创建良好养虾环境因素的手段,同时也减少对虾应激的机会。



水中的生产力来自健康的藻相。它以有益藻类为主要纽带,有时也存在极少量的有害藻;营养是生命活动的必需品。在虾塘里,也有着各种“相逢不相识”的生物。有些生物(如轮虫、原生动物类)从来就是破坏生产力(这里指专门以摄食有益藻为主)的佼佼者。



虽然对虾是藻类的“上游消费者",但在饲料的供给下,对有益藻相的摄食量相对地减少了。有养户认为多投料的目的是减少对虾吃藻类,可是多投料也存在受到污染(主要是死了有害藻产生的毒力污染)的机会,对虾也有中毒的机会。减轻中毒的方法,就要多次解毒。尤其倒藻后的解毒,是维护生产力的必要措施,同时保障对虾在生长过程中免受“毒害“的侵袭。



对虾养殖不同工业生产,它不是“以一换一”的生产,而是“以多换一”的生产。至于养虾为何让有些养户“捉摸不定"呢?从他们的低产量案例中可以看出:有的养户对于对虾的习性认知不足;有的养户对于水体生产力的认知不足;有的养户对于对虾的营养需求认知不足……总之养户在养虾过程中对某些情况认知不足,就有可能增添养虾的危机感。



对虾有喜阴好静的一面,也有嫌脏爱净的一面。在高密度的养殖模式中,这两面已在悄悄地变化了。如增氧机增加(如一亩一台)了,每天每夜在运行,增加了水流,对虾也只好“以静制动"了;投喂量也增加了,一天喂四餐,甚至每餐过百斤料,虾塘的污染范围也在扩大,干净的空间便收窄了,不得不定期改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于虾塘投料多,水质易浓,易滋生有害细菌。一旦出现慢料(如清罾大于2.5小时)时,就采取消毒杀菌的手段。仿佛消毒杀菌是为投料多而准备的。有些养户开始并不喜欢消毒,但权衡利弊(为了安全,以减少消毒剂的使用量)后才执行消毒。毕竟消毒的模式用了,解毒、补钙、补有益菌模式也必须尽快配用。换而言之,养户每做一次简单的消毒,也是一次复杂工序。所以虾塘的消毒看似“简单粗暴”,实际上已在降低虾塘的生产力。



经过几造虾养殖的过程,养户从怕养不好转向怕赚不多。平时养虾的开销已大了,只有成功的机会,就恨不得延续此等良机。事实上,管好水体的生产力,始终比“管好自己的心态”重要。毕竟只要投入养虾行业,往往“技不离身”。养户“求胜心切”是正常的,技术只是一个不断更新的体验。有时候养户不去更新技术,那不代表他轻视了,有可能他寻求的是一个“求稳”的过程。



通过合理安排放养时间,换取更好的养殖结果;通过规范的检测,获得满意的养殖答卷……养虾后才发现原来成功的养户确实有“过硬的实力”:看到他们的技术交流群,看到他们的品牌力量足以支配他们的养虾风险。



养虾过程中水体的变化好比娃娃脸(指喜怒无常)的变化。所以养虾要”与水为伍”;“与水和谐"……不能让水存在”暴戾"。毕竟"水质代表一切”,养户每次的“虐水”或”害水",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所以养虾看到的问题,必须从"轻症处理"。否则"重症之日”,一旦爆发,不可抑制。有养户认识了水体的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其资源与之匹配,最终获得高产。



每到放苗的时候,养户无论从营养或有益菌群都十分关注。能够提早把水体的生产力提高,事必“少量多次"应用营养或有益菌群。养户集合了符合虾苗期所需的营养或有益菌群,目的是保证一定的成活率(这里指大于70%)。虽然放苗时已占尽“天时地利”,但还是不够的。要让虾苗焕发活力,如果没有好的营养,那是盲目养虾的行为。别以为虾苗是”杂食而不挑食”,有时候有些虾苗面对“同宗同族兄弟",却能异常凶狠:为了争夺一粒适口的饲料,都自相残杀。



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已成为养户必要的责任。在这方面,某些有过高产经历的养户做得较好。或者说养出大虾不仅以提高免疫力为主,还要提高虾塘的生产力。如果一场风雨可以改变水质的质量,那么养户就得认真维护和修复。至于贪求对虾"长速快”的养户而言,防病的方法一旦呈现”破坏生态”态势,深究起来,那可真是触目惊心了。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盖世英雄 | 2020-10-21 10:1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西北虾王 | 2020-10-21 15:3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