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对虾生长慢、吃料慢,怎么办?

[复制链接]
查看1271 | 回复0 | 2020-10-14 22: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环境污染,地下水资源匮乏,天气多变,成本上涨,冬棚养虾的难度和风险都在逐年增加,冬棚养虾更要科学管理,常见问题和防控建议分享给大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冬棚对虾常见问题
01
肠道弯曲
福建莆田地区盐碱地多,pH普遍高,水位浅,放苗时温度高,透明度基本在60~70公分以上。放苗初期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青苔多,由于控料现象严重,造成虾苗摄食死藻、青苔等,导致肠道弯曲较明显。

具体原因分析
水色发黄,且较浑,死藻有机质较多,水体净化能力差,水体悬浮有机质容易黏附在鳃丝上造成鳃部粘液增多进而引发黑鳃,同时水色发黄,掉肥的迹象,导致水体的物质循环不畅通,虾吃料变慢,肠道弯曲也反应虾的消化能力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2
体色白浊,转肝不顺利,上料台慢
造成今年小苗应激非常明显,虾身肌肉白浊,色素斑多,体质差,加之投喂又不足,转肝期营养积累不够,转肝较慢,普遍15-20天才上料台。

具体原因分析
(1)虾体局部白浊特别是尾柄处白浊,极有可能是气泡病,检查与气泡病相应的发病指标(PH值、藻相、天气变化情况)进行排查。

(2)全身白浊,一般是应激造成(如水温、PH值等指标波动太大,或检查料台时提料台太快)。

(3)高温季节或中、高密度养殖。

(4)养殖中后期,对虾的排泄物、残饵、老化死亡藻类、池塘内有机物积累在池中,或无法排干净,形成腐败有机物,这些腐败有机物在分解时会消耗大量溶氧,同时产生大量氨等含氮有害物质。

(5)亚硝酸盐偏高造成对虾代谢功能紊乱,抗病能力急剧降低。

(6)亚硝酸盐偏高也会损伤虾鳃,形成了鳃部肿胀,出现黑鳃或黄鳃,破坏对虾携氧能力,造成对虾肝脏及鳃部出现异变如空泡化,进而使得对虾大量死亡。

(7)水、底恶化导致水体病毒、细菌大量繁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3
生长慢,不整齐,黄脚多
今年北风持续时间较长,造成返底水变较多,水色白浊、水脏。养殖户施肥较多,造成底质极差,苗期改底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对虾脚脏、体脏、老壳,虾蜕壳不整齐,造成对虾长势慢。

具体原因分析
1、发病的原因:

首先是老塘底泥中气单胞菌含量过高,南美白对虾长期处于这种底质环境引发细菌感染;
其次是当前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饲料投喂过多,导致水质和底质富营养化严重,进一步恶化了底质,
同时也导致南美白对虾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在此情况下,经大量气单胞菌侵袭感染而引发急剧死亡。
2、南美白对虾出现黄腿常常被养殖户忽视,但这一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容易导致南美白对虾出现大规模死亡。

如果南美白对虾在水质和底质污染严重的池塘中生长,平时对病害的防控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导致养殖失败。因此,养殖户要做好清塘消毒和病害防控工作。
一旦发现南美白对虾吃料慢,一定要重视,要及时检测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底部是否脏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防控建议


1、放苗前水位保持1米以上,水色透明度在40~50公分为好,少量多次使用活菌保持藻类稳定,水体平衡。

2、放苗后足喂料,第二天开始投喂,10万苗1-1.5斤/天,一天两餐。每天10%添加,配合投喂发酵料改善肠道。上料台后改喂三餐,每餐2个小时吃完为宜,保证对虾在转肝期的营养积累,转1号料后1.5个小时吃完为宜。

3、昼夜温差大时,定期抗应激、补钙,因小虾体质弱,抗恶劣天气能力差,适当补充体力,提高对虾抗应激能力,才能保证对虾营养的积累,顺利转肝。

4、放苗初期也要定期改底,选择一些没刺激、不伤藻的改底产品,改善底质的同时保证底栖藻类的正常生长,既能稳定水体,防止水浑,又可以减少对虾摄食死藻及池底杂质。

5、注重内服保健,可在饲料中加入水产苷,促进对虾肝胰腺发育,促进转肝,提高对虾抗病、抗应激能力。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