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期水产养殖池塘管理的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查看388 | 回复0 | 2020-10-28 17: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干塘、清淤、翻耕、晒塘是安全养殖、减少来年病害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也是冬季开展病害防控的重点工作,而很多养殖户由于防病观念不强,认为清塘工作量大、投入成本明显,往往连续多年不清塘晒塘,忽略其重要性。清塘干塘有助于杀灭底泥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降低病害发生率,也有助于控制池塘有机质含量,提高水质稳定性。清塘分带水清塘和干法清塘,其中干法清塘效果要比带水清塘效果相对要好。一般是在捕捞结束后打干水,选择晴好天气,在池底挖几个坑用于氧化钙化水,趁氧化钙吸水散开温度高时均匀泼洒,氧化钙用量一般为15——25kg/亩,淤泥较多的塘口可适当增加用量。有些塘口只注重泼洒氧化钙,却不翻耕底泥,做好了“表面”功夫没有重视“底子”改良。在泼洒氧化钙后隔天可利用旋耕机旋耕10——20公分左右淤泥,多次翻动,使下层淤泥与石灰和阳光接触暴晒,以塘泥干裂有纹路却不过度风干为宜,通过晒塘杀灭底层致病微生物,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1、预防冻伤。当水温降到零下3℃时,大多数常规鱼会造成冻伤甚至死亡。因此,在寒潮降温前,及时提高池塘水位深度,分次加水使池塘水深保持在1.5m以上,从而使水体底层温度达到4℃以上,有助于预防水产品冻伤。



2、预防缺氧。对于越冬池要合理控制囤养鱼类密度,高密度池塘要及时掌握溶解氧情况,开增氧设备使池塘水体微流动。对冰封塘口要及时破冰,有助于阳光和风直接作用水体,从而增加溶氧量。水质清瘦的塘口适当施肥,培养有益微藻。



3、预防中毒。越冬前用过杀虫、杀菌药物的塘口,由于温度降低后,药物分解慢,冬季容易发生慢性中毒。因此,低温时尽可能少用杀虫药物等。如果发现底层鱼类在上层异常游动,出现慢性中毒的症状时,要及时抽取底层水换水,情况严重时要移塘或及早售卖。



4、预防病害。一是预防细菌性疾病。冬季有些池塘需补投鱼种,势必会进行拉网操作。一些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运转的鱼,会出现鳞片脱落、尾部嘴部红肿受伤、鳍条破损等症状,由于冬季鱼类摄食量大大降低,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染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等疾病。因此,选择水温在10度以上拉网操作,尽量减少中间运输环节,就近选择鱼种来源显得尤为必要。二是预防寄生虫疾病。越冬过后水温上升时是寄生虫繁殖高发期,常见寄生虫有车轮虫、锚头蚤、纤毛虫病等,常与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并发。主要是由于鱼类越冬后体质较差,水体生态环境较差引起。因此,常规方法来讲可通过测量和调整水体透明度、pH等,利用生石灰或一些底改、微生物制剂产品,维持藻相平衡,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有助于降低发病率。三是预防病毒性疾病。越冬开春后常见病害有鲤春病毒病、疱疹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以预防为主。主要还是依靠冬季彻底清塘、翻塘和暴晒,尤其是针对往年发病塘口,要特别注意做好这一环节。鱼类开食后,投喂的饲料中可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例如酵母多糖、中草药等,拌饵投喂,有助于提高鱼体免疫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