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有最大的水产品消费潜力 未来水产业将如何转型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1476 | 回复0 | 2020-11-24 21: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1月23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与厦门市海洋局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水产品大会”在福建厦门盛大开幕。本次会议围绕国家双循环战略,以“创新、合作、共赢”为主题,寻求后疫情时期市场新机遇,深切触及产业痛点,全国42家行业协会作为协办单位,六大技术体系、三家科技联盟、多所水产高校、科研机构等作为支持单位,还吸引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13家海外机构作为国际协办单位,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与参与,来自水产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跨领域嘉宾,媒体等近千人参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20中国水产品大会现场



01

我国具有最大水产品消费潜力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宣布大会开始,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致辞,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以题为《如何抓住十四五中的新机遇?》的精彩报告开启囊括经济、管理、金融、产业的四场主报告,会议同期召开十七场分论坛,聚焦水产行业各产业链。2020中国水产品大会现场



01

我国具有最大水产品消费潜力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宣布大会开始,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致辞,国务院参事、经济学家汤敏以题为《如何抓住十四五中的新机遇?》的精彩报告开启囊括经济、管理、金融、产业的四场主报告,会议同期召开十七场分论坛,聚焦水产行业各产业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

江开勇致辞



江开勇副局长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布局,明确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实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我国具有最大水产品生产能力,水产品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近40%,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产量的60%以上,双循环供应端能保障;另一方面,我国具有最大水产品消费潜力,实践表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居民消费将加快升级,水产品作为最优质的动物蛋白,需求量必将大幅增加,双循环消费端有需求。“十四五”期间,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局,渔业发展仍然大有可为。希望本次大会能够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人心,共同研判产业发展的趋势,合理寻找应对措施,分享经验、相互借鉴、集思广益、不断创新,共同推进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



02

水产品是世界上交易最频繁的食品



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项目全球负责人Kristian表示,水产品是世界上交易最频繁的食品,是动物蛋白质、微量营养素和ω−3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粮食短缺的低收入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但目前全球33%的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捕捞率超过了其生物可持续限度。据估计,1/5的鱼类被非法捕捞,相当于每年全球损失100亿到240亿美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Kristian在报告中谈到,人类活动破坏海洋健康,海洋正处于危难之中。新冠肺炎危机加剧了这些问题,扰乱了海洋经济,导致沿海和海洋旅游业、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乃至全球航运业的收入大幅减少。我们必须采取方法应对这一全球最大挑战。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足够的食物,以维持粮食安全、营养和经济稳定,同时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蓝色海洋食品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对替代海洋水产养殖、海水养殖饲料创新和吸收情况的乐观预测,海洋可以提供比现在多六倍的食物。然而,蓝色食品是一个多面、复杂的领域,需要平衡不同群体、利益相关者群体、消费者、生态系统、小规模渔民、农民、私营部门、政府、经济等的不同需求。还必须考虑到人权和两性平等等社会问题。



03

4000亿小龙虾产业接下来怎样才能赚钱?



在“2020中国水产品大会”的平行活动——“稻虾股份·海南热带全季小龙虾 2020 年中国小龙虾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小龙虾产业相关业内代表对小龙虾产业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小龙虾产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张远华表示,中国小龙虾产业经过近20年的飞速发展,2019年总产值已达4110亿元。但是,2020年,特别是经过新冠疫情后,出现了小龙虾养殖户收益普遍下滑;小龙虾加工业产品库存较重;小龙虾餐饮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为了提振行业信心,我们邀请了国内小龙虾产业知名专家,小龙虾养殖、加工、餐饮的行业精英,各地的小龙虾产业代表,共同商讨促进中国小龙虾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唐建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2019年养殖面积达到1897万亩,产量208.96万吨。小龙虾主要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安徽、江苏、湖南、江西等5个主产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左右。多年的市场热销导致了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产量连续增加,总体价格连年上升。目前小龙虾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大中城市。近年来,消费区域扩展,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消费量逐年上升。从国际市场看,小龙虾国际市场需求也逐年上升。由于国内市场价格迅速上涨,很多出口企业纷纷转向拓展国内市场。



小龙虾养殖发展趋势将会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过度,养繁分离,提高可控;错峰养殖,增加效益;机械化、自动化生产;适度规模,品牌经营将会成为未来小龙虾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顾泽茂表示,近几年小龙虾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增幅不大,占比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例不断增加,后疫情时代估计还会上升;第三产业为小龙虾产业的主要驱动力。自2018年小龙虾均价到达历史最高后,2019年小龙虾价格遭遇“滑铁卢”式的下降,价格的剧烈波动表明小龙虾产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



小龙虾要从“大养虾”转为“养大虾”,大力发展加工业,搭建产业平台,增强产加销一体化,返利给农户和消费者。



北京凯琛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云峰表示,2019年中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4110亿元,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710亿,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约440亿元,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2960亿元,小龙虾产业是由消费主导的渔业融合型产业。但由于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和稻虾共作形式的制约,导致国内小龙虾原产地在每年5-10月份基本完成出虾和收虾环节,而其他时期会因虾生长周期和品质问题影响小龙虾产出,市场上很难看到鲜活的小龙虾,从而导致消费者近半年之久无法消费鲜活小龙虾产品。北京凯琛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虾蟹特色水产品智慧活储、四季鲜活水产品现货交易的高科技渔业产业园项目。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科技调控集成技术成为小龙虾创造“冬眠”的环境,降低代谢水平,对小龙虾进行高密仓储,5-10月养殖季与11-翌年4月暂养活储相结合,低损耗、提品质并长达半年的暂养技术,实现了四季活虾供应,极大的调节了产业供应结构。



深圳市洪堡智慧餐饮科技有限公司CEO熊世平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持续入局小龙虾产业,未来冻虾在市场上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小龙虾产业基本实现供需平衡的状态。在未来的小龙虾餐饮发展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基础味小龙虾工艺,实施产品组合式创新,打造开放式供应链,实现智能化、精准化运营促进小龙虾餐饮行业的发展。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