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在水产养殖中的危害以及与预防方案

[复制链接]
查看2729 | 回复0 | 2020-11-27 14: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的存在形态主要受水体pH和温度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以非离子态硫化氢为主,在碱性条件下主要以离子态硫化氢为主。
对水生动物有毒害作用的是非离子态硫化氢,非离子态硫化氢进入水生动物血液之后能与水生动物血红蛋白中的铁结合,降低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导致水生动物呼吸困难,甚至造成中毒死亡。同时,硫化氢对水生动物的皮肤也有不良作用。长期生活在硫化氢含量超标的水体中,养殖对象的生长速度变慢,机体免疫力下降,易患病。一般认为养殖水体中的非离子态硫化氢含量不应高于0.1mg/l,育苗水体不应高于0.05mg/l,最好检测不出来。

一、养殖水体硫化物的来源

养殖水体中的硫化物有两个主要来源:

1. 土壤岩层硫酸盐含量高、地下泉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盐,这些硫酸盐溶解进入水体后,在厌氧条件下,被存在于养殖池底的硫酸盐还原细菌分解而形成硫化物。

2.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产生硫化物。这二方面的综合因素使池塘水体硫化物含量增加。可溶性硫化物与泥土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物存在的重要标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硫化物的毒性机理

硫化物的毒性主要是指硫化氢毒性:

硫化氢是一种带有臭鸡蛋气味的可溶性气体,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
当养殖水体硫化氢浓度过高时,硫化氢可通过渗透与吸收进入鱼的组织与血液,与血红素中的铁结合,破坏了血红素的结构,使血红蛋白丧失结合氧分子的能力,使血液呈巧克力样黑色;同时硫化氢对鱼类的皮肤和粘膜有很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使组织产生凝血性坏死,导致鱼类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三、硫化氢中毒的判断:

1、鱼鳃呈黑褐色,鳃盖紧闭、血液呈巧克力色。
2、常在水表层游动。

3、水中溶氧特别是底层溶氧非常低。

4、下风处可闻到臭鸡蛋味。

5、硫化氢测试
低气压,阴雨天气环境,台风天气、搅动底泥等 发生硫化氢中毒的几率会大很多!

四、硫化氢浓度的大小与其毒性的关系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硫化物浓度(以硫计)不超过0.2mg/L。

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达0.1mg/L就可影响幼鱼的生存和生长,当达到0.3mg/L时可使鱼大部分死亡。

在养殖特别是育苗生产中,水中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02mg/L以下。当养殖水体硫化氢浓度过高时,下风处可闻到臭鸡蛋味,硫化氢可通过渗透与吸收进入鱼的组织与血液,是血红蛋白丧失结合氧分子的能力,导致鱼类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硫化氢的中毒症状:硫化氢是水产动物的剧毒物质,当水中硫化氢浓度升高时,鱼类的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能力都会减弱。
中毒鱼类的主要症状为鳃呈紫红色,鳃盖紧闭、胸鳍张开、血液呈巧克力色、鱼体失去光泽,漂浮在水表层。

五、影响硫化氢浓度的水质因素

常温下,PH>9时,硫化物98%以上都是以HS—形式存在,毒性较小;PH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