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人必看!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一)

[复制链接]
查看1073 | 回复0 | 2020-12-10 2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

池水 PH 值的调节



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 PH 值范围是 7.9-8.5,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 PH 值保持稳定,PH 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 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硫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 能力(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



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 则是水质严重老化,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有机胍,3 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改底片,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 小时后再施用绿肥水素或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

防止“转水”和“倒藻”



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 30-40 厘米,施用腐值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气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 25-40 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 厘米,施用芽孢杆菌,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怎样抑制丝状藻



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后产生丝关灌,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 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 1 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腐殖酸钠处理水质,并遮  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

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



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 C、对虾病毒净  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6

养殖前期不宜大排大灌



关于关虾能否“大排大灌”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但这主要看对虾体质、虾池 水质和水源供应情况而定。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期和中期(养殖 60 日以内),不 宜大排大灌。养殖后期(养殖 90 天左右)水色浓,透明度低,可以进行大排大灌,排水量可达到或超过 50%。但在疾病发生期,则不能大排大灌。



7

怎样提高淡水养殖成活率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虾类,在淡水内养殖,生长速度和病害防治 比海水养殖更具有优势。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虾功淡化技术和提高虾苗下池成 活率技术。虾苗从少水到淡水,需要一个渐进的淡化适应过程,淡化时间不能过 短。南美白对虾育苗场只能将盐度淡化到 2-5‰。养殖场要设置小水池(30-50 平方米),配制与育苗场相同的人工海水,用工业盐和海水微量元素配制,也可用盐卤或自然海水配制。先将虾苗放到小水池中,投喂虾片或丰年虫,并充气以防缺氧,每天添加淡水,注意观察虾苗的反应,每天可降盐度 0.5-1‰,约经 10 天左右。盐度降到 0.5‰以下,虾苗适应淡水,可以从小水池转移到大池中养殖。在养殖后期,要控制蓝藻过度繁殖,防止水华危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虾池水体发光怎么办



造成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发光的原因是发光细菌、发光甲藻和夜光虫大量繁 殖。水体发光时,如果尚未放苗,应排掉池水,重新进水、消毒、培服。已经放 苗的水体发光池, 应使用单细胞灌类生长素迅速培甩肥水质,使水体透明度保持 20 厘米以内,发光现象即可消失。



9

快速处理严重恶化的虾池底质



造成虾底质严重恶化的原因有:养殖前期肥水过度,肥料施用过多;饲料投 喂过多,饲料残留、粪便沉积;水质调控处理措施不妥,消毒剂种类和乃是使用 水当,杀灭菌藻严重,尸体腐烂,造成底质严重恶化,流质性淤泥过厚、发臭、发黑,水体透明度极低,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解决方案:

(1) 每次排换水 30 厘米,连续 2-3 次。保持水深在 1.3 米左右,开启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利用水流的向心力,将淤泥推送到池塘中部,利 用中间排遣污系统将淤泥排出池外,保持池塘四周底部干净。

(2)使用绿肥水 利生素等有益微生物活化后拌沙遍撒,让其沉入底部,分解氧化淤泥。捞除水面浮物。5天后,加水恢复到原水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