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中底质恶化你知道原因吗?

[复制链接]
查看348 | 回复0 | 2020-12-11 2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家都知道池塘底部环境的重要性,那么池塘底部环境到底有多重要呢?一旦池塘底部环境恶化,有什么后果呢?

底质恶化的主要因素

1.清塘不彻底,晒塘时间过短,清塘所使用的药物不当以及清塘所造成的过多药物残留等。

2.在养殖期间,有机质残留过多,底部缺氧,是底质恶化的最主要因素。残饵、粪便、生物尸体等有机质残留,使得生物耗氧和化学耗氧剧增,水体底部溶氧无法满足耗氧量,从而造成池塘底质缺氧,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底部有机质而产生大量有毒中间产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有机酸等有害物质。这些有毒物对水产动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时又会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缺氧浮头等。

3.大量频繁使用化学消毒剂、农药杀虫剂、杀藻剂等,从而破坏水体及底质自净能力。

底质恶化的主要危害

1.导致“氧债”增加:“氧债”就是池塘溶解氧在供应充足情况下的耗氧量和实际耗氧量之差。池塘过多有机物积累在池塘底部,同时池塘底部溶氧缺乏,在缺氧情况下,兼性厌氧菌大量繁殖,将有机物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量的还原性中间产物(亲氧)会将底部的氧气结合从而消耗底部溶氧,因此“氧债”的存在是缺氧、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底质恶化是导致“氧债”产生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夏天和秋天的高温时期,一旦天气突变,池塘表层就会出现水温快速下降的现象,池塘水出现对流,上下层水体之间出现互换,这样的情况下,鱼塘会呈现极度的缺氧现象,养殖的水生物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

2.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的发酵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氨、硫化氢、亚硝酸氮、甲烷、有机酸、低级胺类、硫醇等,这些物质大都对水产养殖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鱼类免疫系统紊乱或是正常代谢受阻。

3.导致池塘底部酸碱失衡(主要是酸化):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和好氧细菌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各类有机酸和无机酸,导致池塘底部pH快速下降,而鱼类对水质中的酸碱度有一个适宜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刺激鱼类鳃组织和皮肤组织,从而影响鱼类正常的呼吸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氧气充足的池塘中还存在缺氧的症状,主要就是酸化严重的底部会造成鱼类不能利用池塘中的溶氧,因此要在平常生产管理中注意碱化池塘底部。

4.导致底部病原菌大量滋生造成池塘疾病爆发:池塘底泥本就是一些寄生虫和条件致病菌的的温床,一旦底质恶化,这些寄生虫及致病菌就会趁机大量繁殖,当数量达到致病数量时,而酸化的底部也会使一些体质弱的鱼群抵抗力下降,最终引发池塘疾病。

底质如何维护?

1.彻底清塘、晒塘。

2.勤开增氧机,尤其是具有搅底功能的涌浪机。打破水体温跃层,加快表层氧气对池底的输送,减少底层厌氧情况的发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使用底藻源分解底部的有机质,底部养藻,维持底部的菌藻平衡。

4.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当减少饵料发热投喂、施肥不浪费等,从源头上解决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及时捞出过多或死亡的水草、青苔等以防腐烂变质。

5.定期用有益菌(解毒培藻素、超效益菌宝和光合细菌)和有益藻(硅藻、小球藻)进行调水和肥水,经过调水和肥水可分解转化池底的有机物并补充水体的基础营养,防止水体过肥或过瘦使水体保持最佳状态,为池塘减轻、减少最少伤害,给水产品制造一个优良的生态生长环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