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浅、秋稳、夏冬深”,鱼塘水深到底多少才合适?

[复制链接]
查看1286 | 回复0 | 2021-1-25 17: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养鱼经》里说:"......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其实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鱼池用有水深的地方,有浅的地方。至于他是如何设计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池塘里有深有浅,是符合我们现在的养殖中关于水深和温度的关系的。
1611566490689274_633.jpg
我们在养殖中也一样,春季会降低水位,以增加池水整体温度,夏冬季节会加深水位,以保持底层水温稳定。也就是养殖老手常说的"春浅,秋稳,夏冬深"。这是因为,温度是鱼类生活的重要环境条件,太高他会死,太低也会死。比如罗非鱼,它适应性很强,但是当温度高于35摄氏度和低于5摄氏度时,生命活动明显受制,甚至死亡。这和人会冻死、发烧烧死是一样的。池塘是不会移动的,池水的温度多数来源于阳光照射。在这个时候,对温度的把控就需要用水深来调节。
1611566504520935_240.jpg
那么,池塘水深到底多少合适,才能保证给鱼类舒适的水温呢?

你的池塘的深度、面积要合适。很好理解,如果你的池塘只有0.8米深,那当需要将水升到1米以上时,就会漫塘跑鱼了。鱼塘一般深2.0-2.5米合适。太浅的鱼塘升不了水,太深的鱼塘挖掘成本大、不利于捕捞运输,也不利于养殖者的人身安全。另外,池塘的面积应该在3-6亩左右,面积太小不利于鱼活动,水体温度变化较大;太大容易受风影响。
1611566518688915_877.jpg
根据季节来升高和降低池塘水位,以此达到调节水温的情况。春季时,气温刚回暖,将水位降至0.7--1.2米左右,池塘水体能够接受阳光照射也升高,有利于鱼类在经过冬季后活动能力增强,食欲恢复。夏季时,在温度高的地区,要提升水位至1.8-2.2米,水变深后,池水上下层水体温度交换变慢,底层水温会维持在一个合适的、稳定的范围。同样的道理,冬季时将水位也升至2.0-2.2米,池塘表层的低温水体交换到底层的速度变慢,也就给了鱼类一个稳定的水温条件。秋季气温凉爽,保持水深在1.5米左右。
1611566533704837_493.jpg
你需要保持的水位稳定。也就是说,如果你春季降低水位到1.2米,那么在换水和时也要维持这个水位,避免忽高忽低的情况出现,这样既不利于水温稳定,又容易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

当然,各地环境条件不一样,你需要根据自己地方的区域环境做出调整。技术和经验是不断积累和改变的过程,我们的行业也将随之不断进步和壮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