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诺卡氏菌病组织病理分析

    [复制链接]
查看1819 | 回复0 | 2021-3-12 09: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加州鲈诺卡氏菌病组织病理分析

加州鲈(原名大口黑鲈)隶属于鲈形目,太阳鱼科,黑鲈属。其适应性强、生长快、食用口感好,加州鲈目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鱼之一。根据《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加州鲈的产量已超430000吨。然而,疾病仍旧是限制加州鲈养殖的主要原因,其中诺卡氏菌病的危害最大。

诺卡氏菌病是由诺卡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且具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诺卡氏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它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腐烂植物和动物粪便中。有研究发现,诺卡氏菌属,如星形诺卡氏菌、鰤鱼诺卡氏菌、杀鲑诺卡氏菌对水生动物具有强烈的致病性。鱼类诺卡氏菌病的最初报道可以追溯到1949年,此后,该病陆续在日本,中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许多国家的鱼类养殖中暴发。

1967年,诺卡氏菌感染的鲈形目鱼类首次被研究报道,此后也陆续有其他物种被感染。大口黑鲈是鲈形目的主要养殖品种,在中国的养殖面积已经超过20万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加州鲈诺卡氏菌病的发病率超过70%,严重影响鱼类的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加州鲈诺卡氏菌的流行病学特征至今还未清楚。

本期内容主要为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成果:鲈形目不同物种诺卡氏菌病的病理特征差异比较;探究加州鲈诺卡氏菌病新旧案例的差异,以期从病理学角度发现鱼诺卡氏菌病的发展趋势。

· 1 ·患诺卡氏菌病的鲈形目鱼类病理变化

鲈形目物种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体表和鳍条的出血和溃疡、腹水、肝脏出血、以及内脏(特别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结节,鳃和心脏中也能观察到结节,甚至传染到膀胱和肠系膜。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病变,如眼球突出、鳃盖脓肿、泄殖孔充血、脊椎或身体侧面凸起。诺卡氏菌病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内脏出现与炎症、出血和坏死相关的肉芽肿,并且在一些鱼的皮肤、鳃和脑也能观察到肉芽肿。加州鲈感染诺卡氏菌的病理变化与其他鲈形目鱼类大致相似。不同的是,加州鲈的肌肉中也能观察到明显的结节。综上所述,感染诺卡氏菌病的鲈形目鱼类的病理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首先在皮肤上观察到溃疡性病变,然后在鳃、内脏(如肝脏、脾脏、肾脏、心脏)和膀胱中观察到结节和肉芽肿性病变,其次在肌肉和眼中有结节和肉芽肿。

本期研究总结了感染诺卡氏菌的加州鲈病理变化。总的病变为体表和鳍条的出血和溃疡,眼球突出,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以及肝脏、心脏、腹膜和头肾结节(图1的A,C,D,E,F)。与其他已报道的案例相比,差异在于尾部肌肉溃疡之处有结节(图1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1 患病鱼主要的病理变化   A,皮肤和鳃盖出血及溃疡(箭头);B,在背鳍基部有出血的结节状突起;C,在肾和腹膜上有白色结节;D,眼球突出;E,肝脏肿大有大量白色结节;F,心脏内有明显的白结节。



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内脏如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表现出明显的慢性坏死性肉芽肿炎症,并且一些器官有淋巴细胞的浸润(图2的E,G,H,I,J)。肉芽肿由上皮状的细胞包围许多坏死细胞组成,外层由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构成。与其他已报道过的研究相比,此研究结果存在一些不同特征,即肌肉中的结节特征是肌浆细胞坏死和溶解(图2A),肉芽肿发生在真皮层,鳍条、眼睛的肌肉和头肾(图2的B,C,D,F)。此外,肝脏中的淋巴细胞和肾间质中的造血细胞数量大大减少,肾小球充血,肾囊扩张,肝细胞排列疏松,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和分解。研究表明,近年来的病理特征与以前的病例存在一些差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 病鱼的组织病变   A,皮肤结节上的肌纤维坏死,上皮样细胞增生;B-J,不同器官的肉芽肿。真皮层(B),鳍(C),眼睛的肌肉(D),鳃(E),头肾(F),心脏(G),肝脏(H),脾脏(I),肾脏(J)上肉芽肿。



· 2 ·组织病理学评价

通过组织病理学评估发现,肝脏、心脏、脾脏、肾脏和肌肉是诺卡氏菌感染加州鲈的靶器官(图3),表现为明显的慢性、坏死性的肉芽肿脾炎、肝炎和心肌炎,严重的慢性、间质肉芽肿性肾炎,中度至重度坏死性肌炎;肠的病变具有更轻微的病理变化(图3),仅表现为轻度和中度的慢性坏死性肠炎;其他器官(鳃、脑、胃和眼)有轻度或无明显变化(图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3,患病加州鲈的器官组织病理学评估,实线代表每个器官的组织病理学评分的平均值。粉色区域代表相应数值的标准偏差。



近年来,诺卡氏菌病表现出严重的病理变化。这些结果表明感染加州鲈的诺卡氏菌的致病性增强。疾病的感染总是防控为主,治疗为辅,因此,在加州鲈鱼养殖过程中,前期的优质的种苗,饲养过程中饵料的合理投喂,养殖中疾病的实时监测,对预防和控制相关疾病的感染极为重要。

正大湖州鲈鱼苗场,育有不携带病原的加州鲈鱼苗种,优良的鱼种是成功养殖的第一道关口。此外,正大加州鲈鱼膨化饲料,注重鱼类养殖的营养与安全,助力每条加州鲈鱼的成长与健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参考文献

1.  Baums, C.G., et al., 2013. Establishment of a model of Streptococcus iniae meningoencephalitis in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J. Comp. Pathol. 149, 94-102.

2.  Carella, F.,et al., 2013. Nocardiosis in Mediterranean bivalves: First detection of Nocardia crassostreae in a new host 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 and in Ostrea edulis from the Gulf of Naples (Italy). Journal of Invertebrate Pathology. 114, 324-328.

3.  Chang, O.,et al.,2008.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n nocardiosis of Ophicephalus argus. 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 32, 209-216.

4.     Chen, S., 1992. Study on the pathogenicity of Nocardia asteroides to the Formosa snakehead, Channa maculate (Lacepède), and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Lacepède). Journal of Fish Diseases. 15, 47-53.

5.     Chen, S., et al.,  1991. An epizootic in large 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Lacepede caused by Nocardia asteroides in freshwater pond in southern Taiwan. Journal of Chinese Society of Veterinary Science. 17, 15-22.

本文内容

1.     X. Huang, S. Liu, X. Chen, et al., Comparative pathological
description of nocardiosis in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and other Perciformes, aquaculture (2020)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