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池塘管理要点

[复制链接]
查看548 | 回复0 | 2021-3-15 18: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抓好春季池塘管理,创造良好水体环境,能有效促进塘鱼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延长生长期,对促进全年渔业生产,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苗种投放


水温5-8℃,平均气温5-10℃,是大宗淡水鱼苗种投放的合适时期。一般2月底完成。

苗种销售前5-7天,最好显微镜检查鳃部是否有斜管虫、固着纤毛虫等寄生。如有寄生虫,按后面的参考方法防治。应提前两周做好放苗准备(晒塘、消毒、进水、培藻),保持水质一定肥度,有利于提高存活率。

鱼种的捕捞、运输和投放中,应该操作仔细,减少外伤,是提高成活率的基本保障。根据水温和运距,调整运输密度和供气量,保证运输中供氧充分。苗种下塘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5-20分钟。下塘后,可以全池泼洒抗应激保健品。下塘后第3天和第5天,可以用碘制剂或氯制剂全池泼洒消毒一次。


日常管理



1、底质改良和水质调控

随着春季水温不断上升,要逐步重视老塘的底质改良。使用氧化型底改(10-15天一次)和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4小时/次),释放底质营养素,培养优质水质和水色。

2、及时投喂和肝肠保健

越冬存塘鱼体质弱,前一年的肝胆综合症也没有完全解决。开春后,要及时开食投喂、并做好肠肝保健(内服维生素类、中草药类保肝健脾药)。
病害防控


1、寄生虫病

防控好外寄生虫是减少外伤和继发水霉及细菌病的前提。春季流行的寄生虫有斜管虫、杯体虫、固着纤毛虫、车轮虫、指环虫等。

2、水霉病

防止鱼受伤是防控水霉病最关键的措施。如果鱼有受伤的可能,务必提前做好水霉病预防。可使用壳聚糖碘等促进创伤愈合。加强常规消毒和使用效果确实的水霉病防治药物。

3、细菌病

春季不是细菌病的高发期。如果年前大宗鱼行情差、停食早,年后开食晚、不及时改底调水、忽视寄生虫防控和肝肠保健,鱼体很容易会有各种外伤。当水温进一步上升后,3-4月份的细菌病继发感染就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春季细菌病防控以内服肝肠保健和增强体质为主,以外用消毒和水质调节为辅。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