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满塘无从下手,水产研究社为您整理针对青苔有效方法和预防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992 | 回复0 | 2021-3-17 09: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615944694198163_831.jpg
青苔,春季气温上升到10度左右开始发生,一旦遇到合适的生态条件(水温20度左右)就会大量繁殖。



春末夏初之间发生较盛,高温干旱夏季发展缓慢,秋季是第二高峰,冬季随气温降低发展缓慢直至停止生长。



这些青苔主要有水绵、刚毛藻、双星藻、转板藻、水网藻等常见种类。



最容易捞取的是水网藻,刚毛藻、双星藻、转板藻也可以捞取,而水绵发黏,最不易捞取。



使用化学药物毒杀会造成水域环境恶化,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



水体中早期的青苔虽然对养殖影响不大,但到后期由于水温的升高就会出现大量的问题,这就必须引起养殖者的重视。



很多池塘,尤其是虾、 蟹养殖塘,在春季经常出现一个让养殖户棘手的问题:长青苔了。对于青苔,你是否真的了解呢?



很多人在养殖初期,觉得池塘长点青苔很正常, 没有引起重视。



其实,青苔的危非常大,关乎养殖成败!危害如下:



1、青苔大量繁殖后,消耗了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与水体当中的浮游藻类,水草争夺营养 ;



使浮游藻类和水草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生长繁殖缓慢,养殖水体肥水困难 ,水质变得清瘦。



2、在河蟹养殖的过程中,青苔(主要是刚毛藻)吸附在水草上,阻碍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草生长不旺,净化水质的能力削弱,进而影响水质。



3、 青苔死亡后的有机物分解后产生硫化氢和羟胺等有毒物质,引发水质发黑、发臭,氨态氢含量超标。
同时有机物大量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偏低。



青苔的大量滋生,消耗水中营养物质,至夜间大量消耗氧气,引起池中缺氧。



4 ,养殖池底大量滋生青苔后, 影响了水生动物的活动空间,由于青苔如棉絮状;



虾,蟹苗,鱼苗,海参等进入到青苔当中,或者蟹刚脱壳,体质弱的阶段,容易被青苔所裹挟,无法挣脱,最终死亡。



池塘出现了青苔,怎么处理呢?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分开处理:



1、未放苗时池底滋生青苔。



处理方法:排干池水,注意不要积水,用漂白粉按10 - 20千克/亩兑水混匀后全池泼洒;



特别是青苔积聚的地方多泼洒一些,将池底青苔杀灭,然后进足池水进行肥水培藻操作。



2、养殖过程中池底少量滋生。



处理方法:在青泥苔大量繁殖时,在晴天下午用粗铁丝绑成爪状,再绑在竹竿上,下池捞出池底的青苔;



大晴天,使用腐殖酸钠全塘泼洒,青苔多的地方多用一些,隔一天用下解毒的,防止青苔死后毒素影响水质。



3、养殖过程中大量滋生。



处理方法:当养殖池塘底部青苔大量繁殖时,通过抑制来控制青苔的生长较为困难。



若青苔已在池塘大量爆发,可采取“药物杀灭+腐殖酸钠(草木灰) ) 遮光"的组合方式予以清除。



腐植酸钠与杀灭青苔药物的配合使用,先用青苔药物处理青苔,再用腐植酸钠遮挡阳光比单用青苔药效果要好。



提醒:在选择杀灭青苔的产品的时候,需要注意产品对水环境的影响;



不然在杀灭青苔后,池塘水环境被破坏,水草枯黄萎缩,影响河蟹的正常生长,那就得不偿失。



很多观点主张用硫酸铜甚至是扑草净去杀,这些对水生动物都具有相当大的毒性。



扑草净甚至是国家的水产禁用药物。这些不仅对水生动物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养殖水环境影响较大导致后续的肥水困难。
其实,让人讨厌的青苔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预防方法如下:



1.彻底清整池塘。养殖结束后清除过多的池底淤泥,以清除池底大部分青苔孢子,同时抽干池水,将池底浅耕翻晒,利用阳光和干燥的环境杀死青苔及其孢子。



来不及晒塘需要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亩使用50-75千克左右的生石灰,在池底挖若干小坑。



生石灰放入与水混合反应后,不待冷却连水带渣全池均匀泼洒, 利用生石灰兑水之后产生的高pH和热将青苔杀死。



2.进水后抓紧时间肥水培藻。



在放苗前开始培肥水质,瘦水池或新建池塘应施足发酵充分的有机肥;



待水温回升后,单胞藻类迅速繁殖形成优势种群的同时降低水体透明度,避免水体透明度高,阳光直射池底,造成青苔的滋生。



养殖前期,视水色变化适时追肥,注意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可抑制青苔的发生。



3.栽种水草、投放螺蛳时注意清除水草或螺丝上所携带的青苔。



4.少量分批次投放螺蛳。前期螺丝投放量宜在200 ~ 300斤/亩,清明前后可再投放一部分,以后逐步适量投放,避免一次投放螺蛳过多,造成水质清瘦。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