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水产养殖行业未来前景预测:“绿色+智能”是永恒的主题

[复制链接]
查看2744 | 回复0 | 2021-4-17 17: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水产养殖是在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



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循环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2020水产养殖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



总体来看,我国是一个水产养殖为主的大国,在水产品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出口大于进口,而进口的也只是与我国水产品有互补的产品。
1618650295184622_767.jpg
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只是经济总量的简单扩张,而是在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工品种、技术不断演化的基础上实现的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的升华过程。通过对特色渔业资源的精深加工和标准化加工,不仅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而且丰富市场供给,满足不同层次、品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需求,有利地提高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发展迅速,养殖产量连续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产量近七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提供了1/3的优质动物蛋白,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最近30年,全球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增长最快,而中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最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3,其中,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42%;海水养殖有较久的历史,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水产总产量的57.72%。



近年来,中国水产养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小规模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仍占主体,标准化、集约化加工生产的要求与传统分散的水产养殖生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不少隐患,水产品国际贸易市场仍面临质量安全因素不稳定的巨大压力。水产养殖只有走产业化之路,完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流程,着重加强投入品的使用与管理,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实现长足的发展。
1618650317188706_776.jpg
与其他农业业态相比,水产养殖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生产状态,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未来需加强与“互联网+”结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效率,促使生产方式从落后向高效转变。



据中研普华研究咨询报告《2020-2025年中国水产养殖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分析



我国将推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制度,发挥水产养殖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到2022年,健康养殖示范面积达到65%以上,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随着消费升级之后,中国是水产消费大国,健康的水产品直接决定我国水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话语权。因此,必须也要需求新的模式或者新切入点。大疆渔业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是一种高效的水产生产模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系统化的养殖设备,为水产养殖创造更绿色、优质的渔类生存环境,实现高效的水产养殖生态,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1618650337239892_149.jpg

2018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就已超过5000万吨,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78%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



未来,我国将会推进智慧水产养殖,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开展数字渔业示范。我国计划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随着国家大力扶持绿色生态养殖,绿色水产模式将会受到水产养殖经营者和创业者青睐。当然,模式只是敲门砖,干水产还得靠科技。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态养殖模式迅速铺开,水产养殖业发展亮点纷呈。
1618650359836682_509.jpg
在我国水产品消费中,过去一直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为主,渔业养殖生产也以解决普通水产品消费需求为核心。随着我国水产品总量的迅速上升,“吃鱼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水产品需求转向“质量型、健康型”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水平提高已能够满足居民健康消费的前提下,市场对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口感好、品种更为多样化的特种水产品(鳗鲡、石斑鱼、大黄鱼、鲟鱼、鲑鳟、鲆鲽鳎、鲍、海参、龟、鳖等)的消费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我国水产行业市场容量的增长、国内市场需求的提高及国际水产品市场需求的推动使得我国水产品需求上升明显,我国海水养殖业预期会出现更有效、更全面、更优化的市场氛围。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