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靠“一只虾”!轻松一年纯收入近百万...

[复制链接]
查看2834 | 回复0 | 2021-4-25 1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是“广东省特色水产养殖示范镇”,坚持“开发一个品种、深化一门科学、形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推广“一只虾”工程,优化产业结构,水产养殖业成为全镇的重要经济支柱,大鳌镇的南美白对虾成功入选2020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养虾事业甜起来

走进大鳌镇,只见一片片、一格格的虾塘越冬棚,在田间有序铺开,大鳌镇特色水产养殖业的繁荣景象一览无遗。小桥流水,荷塘片片,与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房相映成趣。大鳌镇委书记梁振桥介绍道,“这是大鳌村民的房子,本地人都称它为‘虾楼’,建设‘宜居宜业健康旅游岛,政通人和美丽新大鳌’就是全镇的奋斗目标。”

据统计,大鳌镇有优质水产养殖面积2.9万亩,约八成养殖南美白对虾,是大鳌镇当之无愧的水产养殖业“领军者”。上世纪90年代末,大鳌当地养殖户引入南美白对虾品种,试水淡水养虾业。“我属于全镇最早的一批水产养殖户,本来只是试试水,但我们从中看到了商机,镇政府了解情况后也进行有力引导、支持和推广,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大鳌淡水养虾业渐成规模和品牌,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求发展,真的就富起来了。”大鳌镇资深养殖户卢月荣介绍说,奋斗多年,他如今已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拥有8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一只虾”工程让他的日子越来越红火。吴华珍是大鳌沙头村的一名资深养虾人,从2006年开始了自己的养虾事业,如今他拥有一家占地3亩多的虾苗场和近60亩虾塘,这是他的虾王国。原本吴华珍只是一名普通农民,接触到养虾业后,毅然投入其中,发展至今,吴华珍的虾苗场一年可供苗10亿只,除了可供本地养殖户,这些优质的南美白对虾和台湾罗氏虾虾苗还广受珠海、中山等相邻城市养殖户欢迎。吴华珍的虾塘产量也达每亩300多公斤,光景好的时候,一年纯收入近百万,吴华珍就靠着这“一只虾”,让自己的小家富裕起来后,还带动沙头村的村民也投入养虾业中。吴华珍可以说是大鳌镇淡水养虾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走在大鳌镇东风村、百顷新村等乡村中,你会发现村道两旁都是两层或三层高的漂亮小洋房,这些大多是村民们养虾致富后盖起的“虾楼”
161932194012327_595.png
▲新会区大鳌镇万亩虾塘纵横排列,星罗棋布


“一只虾”工程有效推动了全镇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当地农民的致富步伐,淡水养虾业已成为大鳌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大鳌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渔塘承包收入占90%以上。据统计,大鳌镇全年水产养殖总量约2.56万吨,产值近7亿元;现有14家水产专业合作社,其中3家获得“江门市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有水产养殖户数约3000户,水产养殖劳动力超5000人。养虾业的兴旺带动了种苗培育、生产资料销售、物流运输等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为本地超5000人提供就业机会,形成大鳌农村“创业就在家门口”“足不出村也能就业”的氛围。

绿色产业强起来

一片片虾塘是大鳌镇水乡农业的基调,而穿插其间的莲塘、农田,也有不一样的美丽风光。特别是每年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自然田园风光充满活力。活蹦乱跳的鲜虾,虾身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这就是产自大鳌镇的南美白对虾。据了解,大鳌镇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全年一般3—4茬,分为“大水虾”养殖和越冬虾养殖。“大水虾”养殖时间在4—10月,越冬虾则在11月到次年3月。经过多年的摸索,养殖户们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养殖模式。利用当地冬季天气暖和的气候优势,养殖户们搭建简易塑料大棚养殖越冬虾,一茬越冬虾的养殖利润往往超过1万元/亩。

  “下虾苗前对池塘水质进行调整、净化,下苗后就要关注虾苗的生长情况,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6°C—28°C,大约3个月左右后,便可收获成熟的白对虾,我们合作社经营的南美白对虾塘约有1000亩,平均亩产量达1200—1600公斤,每公斤虾价格为44元。”绿盈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益明介绍,他透露,南美白对虾销售近期主要靠国内市场拉动,尤其是江苏、湖南等消费力较强的省份,目前销路较通畅,市场形势较好。
  “对于养虾来说,虾苗质量是排第一位的。养殖过程中,防治虾病要早发现早处理。”大鳌镇退役军人刘玉军谈起自己的“养虾经”。他的养殖面积有20亩,还从事着虾苗、饲料等销售。在大鳌,有一百多名退役军人从事水产养殖业。他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大鳌是大湾区对虾养殖的重要阵地,当地不少养殖户一年养4造虾,他们对虾苗的主要诉求是生长速度快,为缩短养殖周期,作为专注虾苗三十多年的行业领军企业海茂全新推出快大虾苗品牌“金旺角”,“生长速度在原基础上再次提高20%以上,种虾来源于在不同海域收集的5个南美白对虾原种为基础种群,并建立起了由100多个家系组成的,多样、稳定的南美白对虾种质资源库。”海茂虾苗华南区冯雄伟经理介绍。

  如果说大鳌镇水产养殖业的开始是当地村民的智慧成果,那么它的壮大就是当地政府与村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产业的发展,总离不开正确的引导和大力扶持。大鳌镇镇委、镇政府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推动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把“整治老旧池塘”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照“高标准规划、规范化整治”的原则,每年投入近100万元用于池塘整治,形成“塘成方,路交错,渠相连,路桥通达,排灌分家”的优良养殖环境。通过改善池塘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总体效益,不仅使养殖户得益,也大大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同时,大鳌镇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带起来、钻下去”的办法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水产养殖户,并使广大养殖户能及时了解到当前水产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动向,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加农户”“、大户加散户”的办法,通过养殖能手的带动使全镇养殖户转变观念,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打好知识技术基础。
在加强水产品安全质量管理方面,大鳌镇通过贯彻落实《水产养殖安全管理规定》,积极推进以养殖证为重点的渔业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认定工作。

  目前,全镇已有多家养殖基地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还组织建立大鳌镇水产协会,这是水产从业者自我管理和协调自律的民间组织,也是政府、研究机构和养殖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而在探索规模经营方面,大鳌镇通过引导水面等生产资料向养鱼能手集中,发展养殖大户,培植龙头企业,发挥龙头联带作用,从而建立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联合体,提高渔业经营素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三产融合链起来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在“一只虾”工程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带动下,大鳌镇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产业兴旺有了突破口,农民生活富裕变成现实。

  美丽的大鳌四面环水,岛上文旅资源丰富,大鳌镇成功入选广东省2019年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是江门市唯一入选的镇街。“我们已经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今后将聚焦创新发展,其中,完善产业链是重中之重,我们计划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水产以及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业附加值,进一步助力群众增收,把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发展提供动力。”大鳌镇农办主任黄伟强说。

  乘着一艘复古木质小船,伴随着船夫哼唱的疍家风情咸水歌,沿着大滘河进入大鳌镇东风村,河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徐徐展开的水乡风情画卷吸引游人不停拍照“打卡”......

  近年来,大鳌镇创新发展思路,整合“美食+生态+疍家风情”丰富资源,提出“健康旅游岛”的发展目标,大鳌镇东风村就是一个成功的样板和示范。东风村抢抓机遇,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软硬件建设,水乡特色墙绘、复古水车、河岸霓虹等为“美丽东风”增添无限魅力。如今的东风村,拥有美食、花海、水乡婚俗等“卖点”,三届大鳌美食节的成功举办,更是让村内的东风生态园成为“网红打卡地”。东风村通过竞评,成为新会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区、镇、村三级将在该村投入近3000万元,助力乡村旅游升级。

  旖旎的水乡风光、独特的疍家风情、丰富的河鲜美食等,令大鳌镇深受游客的青睐。2019年,大鳌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投资总额542万元,旅游收益超14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52.5万人次。其中,“笑虾虾2019大鳌镇水乡风情旅游美食节暨第三届环岛骑行活动”吸引大湾区近千名单车骑手参加环岛骑行活动,两天游客超10万人次,商家收益超300万元。

  在新会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上,新会区提出要全力打造大湾区绿色文化名城,“点名”要以大鳌全岛为主体,建设东部岭南水乡组团,大力发展岭南水乡旅游。全会的要求既是对大鳌镇特色文旅产业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为该镇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新会区区长林锡波说,“办好一个节会,壮大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加快推动品种向高端化、服务向一体化、管控向智能化转型,坚定不移提品质、创品牌、强链条,奋力谱写出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食品报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