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生产力与鱼虾病害(由于污染的积累出现水质波动进 而造成鱼虾蟹病害发生)

[复制链接]
查看516 | 回复0 | 2021-4-29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对于天然水体而言,天然生产力决定了单位水体的渔获量,也就是产量,如水库、湖泊。而对于人工投喂饲料的池塘而言,天然生产力则决定了池塘的净化能力,即池塘的饲料承载量。
1619657994946777_90.jpg
一个池塘的天然生产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碱度、温度确定的池塘来说,天气是影响天然生产力的最大因素。在晴天的日子里,天上飘来一片云,遮挡了太阳,天然生产力的最基础表现——光合作用即刻降低。也就是说,池塘的天然生产力是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的。
1619658025821287_386.jpg
当饲料输入量小于池塘的最低天然生产力承载能力时,池塘水体不会有任何问题。当饲料输入量大于一段时间(如几天的阴雨天、或藻类老化等)的平均天然生产力的承载能力时,池塘水体可能由于污染的积累而出现水质波动,进而造成鱼虾病害发生。

饲料的进步提高了饲料中碳氮的有效率(降低污染)、增氧机的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饲料效率和水体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因而在相同的池塘天然生产力条件下,我们池塘的饲料承载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是上世纪80年代后池塘养殖产量不断提升的主要因素。但是,我们忽略了天然生产力的作用,以至于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基本上见不到关于池塘天然生产力研究的文献。
1619658046337683_167.jpg
随着产量的进一步提高,饲料的污染超出了池塘自净能力,转移是唯一的途径。因而大幅度的水交换成了池塘养殖的趋势,最终整个养殖区域的大环境被污染(当然,也有市政、农业、工业、餐饮等污染),池塘虽然换了水,但由于水源污染,换水的作用并不理想,于是,病害开始高频率发生。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