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技术

    [复制链接]
查看3480 | 回复7 | 2019-4-12 08: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虾类品种之一。该虾具有生长快、广盐性、抗病力强等优点。我国自1988年引进该虾以来已实现规模化养殖,淡水养殖最高亩产已超过600千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病害的发生率高达30%以上,因此,控制药残并确保养殖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标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按照无公害养殖技术标准和生态学原理的要求,对南美白对虾的淡水池塘无公害高产、高效养殖技术进行了总结,其中的相关经验可供业者参考。

一、养殖环境要求

    1.水域环境

    (1)盐度:南美白对虾虽为海水品种,但经过淡化后可在纯淡水中正常生长。目前,我国南美白对虾的淡水养殖面积和养殖总产量已超过海水养殖,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淡水养殖与海水养殖相比具有产量稳定、病害相对较少,养殖风险较低的特点,因此在无盐度的内陆水域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优势十分明显。

    (2)温度: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5-32℃,但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低于13℃时出现昏迷并逐渐趋于死亡。

(3)水质:养殖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厘米,透明度过大则水体中缺少基础饵料生物,不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水体溶氧量应在4mg/L以上,低于1mg/L时将出现泛塘。pH值适宜范围为7.6-8.6,高于9时易引起氨氮中毒,并引发虾病。

   2.池塘条件

    为便于管理,虾池面积以5-10亩为宜,池形呈长方形,池底平坦,并略向出水端倾斜,池底为沙质土或沙壤土,淤泥不超过5厘米。池深2.0-2.5米,有效水深1.5-1.8米。

    养殖池应配备增氧、换水等设备,每2-3亩配备1台1.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若配置微孔增氧设施则效果更好。高产塘应有备用的增氧动力机械或电机设备,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可用作应急之用。要求养殖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符合水产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进排水系统完备。

   二、养殖模式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分为苗种暂养与成虾养殖两个阶段。苗种暂养采用塑料大棚保温,以利于提前放养。暂养池中的盐度不超过0.2%,在暂养过程中可同时完成虾苗的二次淡化。淡化结束后虾苗进入大池中生长,虾苗在春季一次性放足,养殖中、后期通过捕大留小的方式分批上市,以增加养殖产量和提高养殖效益。成虾养殖的放养密度以6-8万尾/亩为宜,最高不超过10万尾/亩。

1.虾苗暂养

    (1)暂养池:暂养池建在养成池内,且靠近进水口一端。暂养池大小可根据养成池面积、放养密度和水质等因素来确定。暂养池深通常为1.0-1.2米,宽度8.0-10米,长度由所需面积换算后得出,池坡1∶1.5左右。

    (2)大棚搭建:用毛竹或钢架构建棚顶,保温塑料薄膜选用10毫米无滴膜。

    (3)增氧设备:一般每3-5m2放置1个气泡石,气石悬挂于池底上方10厘米处,防止充气时带起底泥。

    (4)清塘:池底要清淤和曝晒,并泼洒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生石灰用量为100千克/亩,漂白粉用量为15-20千克/亩·米。

    (5)注水:药物清塘l周后开始注水40-50厘米,进水时用60目筛绢网过滤。

    (6)基础饵料培养:大棚暂养池应选用无机肥、豆浆、肥水素培水,用有机肥肥水,后期的水质较难管理。无机肥选用尿素和磷肥,尿素用量为2-3千克/亩,磷肥1-1.5千克/亩。后期视天气及水质状况而定,通常每隔3-5天追肥1次,尿素用量为1千克/亩,并在上午8点后施入。也可以用生物肥或高效肥水素等,一般施l-2千克/亩。当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为30-40厘米时,表明池中饵料生物较丰富,即可投放虾苗。当池中基础饵料不足时,每亩可用10千克黄豆浸泡磨浆后全池泼洒,2-3天后再重复1次,直至水色呈黄绿色。但泼洒豆浆后容易引起浮游动物大量滋生而导致藻类减少,必要时可用“杀虫110”杀灭浮游动物,促进藻类生长。

    2.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放养的虾苗要求规格整齐,体表洁净、半透明,附肢完整,尾扇分开。用碗舀起时虾苗能迅速向碗边游动,两条触角片能够并拢为好苗,两条触角片无法并拢则为弱苗。虾苗的规格为0.8-1厘米,淡化后的盐度不高于0.2%。

    (2)放养密度:暂养大棚的虾苗放养密度约为3000尾/m3,密度过高易引发虾病。

    (3)放苗注意事项:一是虾苗不应过早放养,暂养期过长会降低虾苗免疫力,容易引发虾病。通常暂养期应控制在15天以内,最长不应超过30天。二是放苗前,要将暂养池水的盐度用海水晶或浓缩海水调节至0.2%-0.5%,一般每立方米水体加海水晶3-5千克,再用盆子盛些池水放入虾苗观察半个小时,若无异常现象发生,则表明虾苗能够适应池中水质,可以放苗。二是由于施肥后水中细菌数量上升,因此放苗前2天应用0.1mg/L浓度的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消毒水体。三是选择晴好的天气放养虾苗。四是放苗时要注意袋内与暂养池水体的温差,通常是将塑料袋在池水中漂浮5-10分钟后使水温趋于一致。苗袋应避免阳光直射并切忌漂浮时间过长,以防虾苗发生死亡。

    3.暂养池的管理

    (1)饵料投喂:前期每天投喂4-6次鸡蛋黄或对虾0号开口料、虾片等,投喂量为5-10克/万尾,此后可逐步过渡到投喂0号料。

    (2)水质和盐度调节:放苗2天后,每天向池内加水3-5厘米,使盐度逐渐降低。当水深达到0.8-1.0米时,可改为2-3天换水1次,每次5-10厘米。大棚暂养池水质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管理人员应根据池水测定结果、水色和虾苗的摄食及活动情况进行水质调控。暂养期间应定期施用10mg/L生物制剂、0.1mg/L含氯或含碘消毒剂调理水质,饲料中定期添加0.1%-0.3%的免疫多糖。

    (3)日常管理:主要是测定水质、底质,记录并调整投饵量,观察虾苗活力和清除残饵等。

    三、成虾养殖

    虾苗暂养至5月中下旬,外界水温稳定在22℃以上时即可将虾苗由暂养转为大池养殖。

    1.清塘消毒

    方法与大棚暂养池相同。也可采用生物清塘的方法,生物清塘剂主要由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酵母菌等组成,当其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形成有益的微生物优势种群后,就能起到分解池塘有机质,抑制或清除有害细菌,维护虾池水体环境的生态平衡的作用。方法是:一般在放苗前20天左右,虾池进水20-3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千克,或用漂白粉5千克消毒,消毒7天后,然后进水50-60厘米,泼洒生物制剂。

    循环养虾的池塘在收虾后应排干积水并耕翻,经冬季冻、晒后使池底有机质充分氧化,有利于改良池塘生态。

    2.进水、肥水

    初次进水约50厘米,进水时用60目筛网过滤。放苗前7-10天,用经过发酵的鸡粪等有机肥肥水,亩用量为150-200千克。也可以选择晴天泼洒高效肥水素或生物肥各1-2千克/亩。

    3.放苗

    放苗前,挖开暂养池的池埂,再提升大池水位至0.7米左右,以淹没暂养池,使虾苗能够进入到大池中觅食和生长。放苗时应检查暂养池内的虾苗密度,若虾苗成活率较低则应及时补苗,以确保养殖效果。

    4.养成管理

    (1)饵料选择与投喂:饵料质量关系到虾的生长速度、成活率、抗病能力和水质稳定性。南美白对虾养殖应选择优质、适口和稳定性好的配合饲料。

    合理投喂量是高产的关键之一,饵料不足会降低虾苗生长速度,而且会影响到虾苗的抗病免疫力;过量投喂除了浪费饲料以外,还会污染底质和水质,并导致虾苗发病,因此投饵量应根据虾苗的放养密度、个体大小、水温、水质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进行调节。

    ①投喂量:放苗后半月内,一般可按池中虾苗总体重的5%-10%投喂,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7-8点,下午5-6点,如果天然饵料丰富,则可少投或不投饵。中期:虾苗体长3-10厘米时,按池中虾体总重的6%-8%投喂,每天3-4次。后期:虾体长10厘米以上,按池中虾体总重的4%-5%投喂,每天投喂4次。

②投喂方法:沿池塘四周浅水区均匀投放,下午投喂占日投饵量的70%左右。投喂时不开增氧机。投饵技巧:坚持勤投少喂。傍晚后、夜间和清晨前多喂,白天正午少喂;水温低于20℃或高于34℃时少喂,水温适宜多喂;风和日丽时多喂,大风、暴雨少喂或不喂;对虾大量蜕壳当日少喂,蜕壳1天后多喂;水质良好时多喂,水质恶化时少喂;池内饵料生物充足时少喂,天然饵料缺乏时多喂。投饵量还应根据虾苗摄食、天气、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每次投喂后1.5小时内吃完为度。投喂后l-2小时内不开增氧机。

(2)水质管理:整个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晚间溶氧3mg/L以上,白天5mg/L以上,pH值7.5-8.5为宜,透明度20-40厘米,水色呈绿色、黄绿色或淡褐色。

①早期管理:放苗后1个月内以少量加水为主,一般前期每2-3天加水5厘米,直至水深达1.5米以上。这一阶段,由于正处在麦收季节,很多秸秆进人河道污染水源,必要时可使用生物制剂调控水质。

②中后期管理:中后期可以适量换水,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总水体的10%左右,不可大排大灌,以免南美白对虾产生应激反应。

换水后及时用浓度0.1-0.2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池水消毒,尤其是梅雨季节更应注意对水质的管理。

③换水具体要求:白天可以换,傍晚不换;密度高多换,密度低少换;池内投放生物制剂后不换,降温和寒流侵袭期少换,水温超过35℃时多换;池底转黑、有臭味逸出时,换水后还要结合生物制剂进行治理。

④日常管理:一是增氧机使用。前期晴天下午开2-3小时,中后期闷热天从傍晚至第二天清晨开机10小时。开机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续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中后期高产塘口要连续开。二是底质改良。定期使用生物制剂消除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三是巡塘。主要观察虾池水质情况,检查堤坝是否安全,闸门是否漏水,察看南美白对虾吃食生长活动情况,做好防病除害以及水质改良等工作。巡池一般在黎明、午后、傍晚、午夜、阵雨前后及投饲前后进行,每天不少于3次,尤其在夏季气候多变时更应注意观察。

四、病害防治技术

1.坚持“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原则

南美白对虾病害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类和营养性病害。通常情况下仍以细菌性及寄生虫病为主,病毒性病害较少。病害的预防应从清塘开始,并定期使用底质改良剂、消毒剂调节水质,同时通过轮捕上市降低养殖密度等方法进行防病。

2.病害防治

(1)细菌性疾病:一般有附肢变红、断须、黑鳃、烂鳃、烂尾、烂眼、甲壳溃疡和虾体弯曲等病害。这些病害在防治上常选用0.1-0.3mg/L二溴海因、溴氯海因、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或双氧离子季胺盐络合碘等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2)原生动物疾病:主要是纤毛虫类,可通过促进虾体蜕壳来消除其危害。

(3)病毒性疾病:由于病毒性疾病难以治疗,重点在于预防。主要防治药物有碘制剂、维生素C等。

五、捕捞、运输

1.捕捞

南美白对虾以地笼捕捞为主。地笼捕捞对虾的损伤较轻,又不破坏池塘底质环境,操作简便,可捕大留小,值得推广应用。

2.运输

目前以水槽运输法为主。水槽运输法是先将虾装入分层式虾笼,然后再将虾笼放入水槽内,采用增氧运输。

夏季可加冰块降温至15-18℃再运输,途中需专人管理。采用此法运输10个小时,商品虾的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六、效益分析

大棚暂养期间,虾苗的成活率可达85%以上,成虾养殖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放养的虾苗每万尾可产商品虾75-100千克,平均亩产400-550千克,亩产值6000-10000元,亩纯收益2500-8000元。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状或难 | 2020-2-26 1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葡萄牙
帮你顶下哈!!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刘久田 | 2020-3-2 2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西河池
难得一见的好帖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sophia1988001 | 2020-3-3 14: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写的真的很不错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夕阳赖着不走弊 | 2020-3-4 17: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好帖,来顶下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梅鹤老人莆 | 2020-3-4 2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不错不错,楼主您辛苦了。。。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泪飘雪赌 | 2020-3-4 21: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好帖,来顶下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蜂狂爱好 | 2020-3-5 13: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班牙
先收藏,慢慢再看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