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对虾发病严重,做好这点,防5月再次暴发

[复制链接]
查看1106 | 回复0 | 2021-5-8 17: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21年4月份广东珠三角、台山、广西等地出现南美白对虾大量发病的情况,水产公众号对其有说是病毒感染、也有怀疑是带有毒力基因的特异性副溶血弧菌感染,对病原的说法不一。本文通过对中山南朗的发病情况做检测,结合发病虾症状和流行情况,总结数据,给出以下分析,希望养殖朋友在5月份的池塘管理上有借鉴作用。





一、4月份发病池塘对虾症状和检测情况

南朗地区4月份一共有3次发病高峰,分别是4月7~12日、4月18~24日、4月27~30日。对发病池塘虾观察发现,虾有爬边死,料罾上也有死虾,发病虾体色偏白或者发黄、尾部发白等症状。发病池塘取样的对虾,镜检多数都能看到气泡。部分池塘对虾上午还正常,下午就突然发病。
1620466084035986_719.jpg
对4月份发病池塘,共采样22份病样,病毒检出率23%(7例),其中虹彩病毒检出率9%(2例),白斑症病毒未检出。发病池塘的细菌分离培养结果:22口池塘发病对虾上都能分离出细菌,通过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发病池塘细菌对“氟多力、肠苷康、出败康”敏感,抑菌效果明显,多数池塘内服抗菌药处理有效。
1620466102356188_874.png
细菌分离和药敏试验结果





二、调查分析

从病毒检测和细菌分离结果显示:病毒检出率不高,池塘发病还是以细菌感染为主。细菌病和池塘条件以及环境关系密切,那么4月份天气和池塘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经过调查发现4月的三次发病高峰期天气和池塘有几个特点。第一,从天气变化上看,都是在降温后的升温期间发病;第二,伴随着池塘溶氧快速升高的过程。第三,水位浅、水质突然变浓的池塘发病率高。第四,水体透明度大的池塘,也容易发病。
1620466121019876_753.png
三次发病高峰期



根据以上调查,本地区4月大量对虾发病早期具体气泡病的典型症状和流行特点,主要是气泡病及其诱发的细菌病感染为主引起的发病,少数案例可能由虾虹彩病毒引起。





三、5月份防病思路与方案

预防5月对虾发病的关键还是要解决诱发因素,即如何预防气泡病。



1、硬件条件最重要,好条件可“保命”

①加深水位,平均水深需要达到1.5米以上,深水位可以减缓升温速度,防升温过快引起溶氧过饱和。定期检查水位,及时补水,确保水位较深。



②强曝气。晴天中午以后全开增氧机,此外氨氮、亚硝酸盐高的池塘要多开增氧机,防止低氧状态下的氮气气泡病。



2、水质管理要跟上,“雪中送炭”也不差

很多池塘水色很浓,下午检测水质指标pH值超过9.0,这些池塘溶氧饱和度都超过120%以上。而部分池塘水体透明度高,晴天水温升高速度快,也容易发生气泡病。水肥的池塘定期补菌,用“利菌多+利饵多Ⅲ+活力碳”发酵后外泼,有效防止水浓。水体透明度大的池塘,使用“藻安生Ⅲ”补肥,营养全面,避免藻类小型化、单一化。



3、内服营养,强体质,“锦上添花”出效果

坚持内服“营养快线”,增强对虾体质,提高抵抗气泡病的能力,但这个必须建立在硬件条件和水质管理上才能体现效果。



4、急性气泡病的“急救”措施

天气突然转晴升温后,池塘溶氧饱和度会急剧升高,开足增氧机,使用“速解安”加强曝气。当池塘水色突然转浓水浓,使用“黑天使”遮光,减少藻类光合作用,稳定池塘pH值。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