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复制链接]
查看1605 | 回复0 | 2021-5-24 11: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一)技术概述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俗称跑道鱼模式、推水养殖模式,该模式建立在已有的池塘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池塘进行工程化改造,将池塘分成分为两部分,包括小水体推水养殖区和大水体生态净化区。在小水体区通过增氧和推水设备,形成仿生态的常年流水环境,可对多个品种开展高密度养殖,如草鱼、鲈鱼、鲫鱼、黄颡鱼、梭鱼、罗非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青鱼、乌鳢、鳜鱼等。在大水体区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种植水生植物,安置推水设施,对水体进行生态净化和大小水体的循环。除了需要适时增添被蒸发的少量水以外,整个养殖过程无需换水。类似模式还有陆基集装箱循环水养殖、高低位池塘循环水养殖(含玻璃钢、帆布、水泥池等)、池塘“零排放”圈养生态养殖模式等。

(二)技术要点(标准)

1.养殖池塘建设

池塘面积宜30亩以上,水深宜2.0m以上。流水槽建设面积占池塘水面面积的比例1-2%,一般按10亩左右池塘水面建一条养殖槽。

2.池塘内循环流水设施建设

(1)进出水口确定。将常年风向的上风口定为流水槽的进水口(即增氧区),下风口定位流水槽的出水口(即集污区)。



图4.1 单池塘改建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模式



图4.2 两个及多个池塘合并改建内循环微流水养殖模式

图4.3  流水养殖槽平面图

(2)流水槽修建规格:长27m(由三部分组成,高密度养殖区域长22m,增氧推水区长2m、集污区长3m;边墙墙体包括集污区长度,中间墙体不包括集污区长度),宽5m,深2.5-3m,且整个流水槽底部保持水平,集污区挡墙高度0.7m,挡住污物流出(见图4)。



图4.4 流水槽俯视图

3.流水槽结构种类

(1)砖混结构。底部布12mm的钢筋,流水槽的墙体端头用12mm的钢筋织圈梁,灌注自制混凝土,增加流水槽的抗压强度。

(2)塑钢整体组装。采用塑钢整体组装结构,底部硬化平整。

(3)不锈钢整体组装。采用不锈钢整体组装结构,底部硬化平整。

4.拦鱼网

(1)拦鱼栅。将不锈钢网片夹在滤网框上,分别安装在水槽上水口、下水口及沉淀收集槽的插槽内。

(2)防撞网。将网片等夹在滤网框上,安装在水槽上水口的插槽内,网目大小根据放养鱼种的规格进行选择。

5.集污区底部设计

集污区底部平整,采用吸污设备把残饵、粪便等废物抽入尾水处理池进行消纳。

6.生态处理池修建

生态池面积按池塘总面积的6~10%,在浅水区域种植沉水水生植物,在深水区水面上种植漂浮性水生植物或通过浮床形式种植植物,覆盖率占池塘面积的20~30%,水体养殖适量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或吊养珍珠,池底放养螺、蚌等水生动物。



图4.5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效果图

(三)适宜区域

适用于30亩以上淡水养殖池塘。

(四)治理效果

通过吸污设施可有效收集养殖鱼类排泄物和残饵,沉淀过滤以及生物处理后的沉积物和尾水可循环利用。

(五)注意事项

1.养殖前期,保持流水槽水深l.2~l.3m,中后期逐渐加高水位,直至流水槽水深1.6~2.0m,高温季节保持流水槽高水位;

2.鱼种放养前期,以24h不间断开启底部增氧机为主,不开或少开气提式推水增氧装置;待鱼种适应流水槽环境后,再适当使用气提式推水增氧装置,并保持24h不间断开启,气量从小到大进行调节,养殖前期可开动其中1~2套,养殖过程中视天气状况逐步增加气提式推水增氧装置开启的数量直至全部开启;

3.每天投喂饲料l~l.5h后开启吸污装置吸污,每次吸至排污管出水的水色与池水基本相近时停止;

4.保持净化区域水质清新,高温季节每月交替施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生石灰,或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5.注意维护设备,每7-15天清理一次气泵防尘罩;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