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鳖混用经济效益翻倍!鱼鳖混养技术要点有哪些?鱼鳖混养怎么养好?

[复制链接]
查看739 | 回复0 | 2021-7-2 10: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鳖鱼混养的优点



1.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增加池塘的综合养殖效益



虽然中华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中,但常潜居在池底泥沙中,或上岸晒背、活动,使水体常处于空闲状态,与鱼类混养时,鳖和鱼类不会发生生态中的共栖矛盾,可以大大提高水体单位面积的总产量和经济效益。



2.有利于养鳖废物的充分利用



在单独养鳖的池塘中,有大量有机废弃物如残余饲料、排泄物等进入水体或沉入水底。



这些废弃物分解时需消耗大量氧气,还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鳖的正常生长。



当鳖鱼混养时,一部分残余饲料、排泄物等废弃物可供鱼类直接摄食,另外部分的废弃物分解后对池中水质起到培肥作用,使藻类、底栖生物等大量繁殖,这些藻类、底栖生物又为鳖、鱼类提供了饵料。



3.能增加池塘中水层对流和增氧作用



鳖是用肺呼吸的爬行动物,经常浮到水面呼吸空气,不会与水中鱼类争夺溶解氧。



同时,由于鳖不停地从水底到水面,又从水面到水底往返运动,使池中表层水和深层水的溶解氧得到交流,可使上下层水体的溶氧量得以均衡,既防止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在水表层所产生的过饱和氧向空气中逸走,又弥补了深水层的“氧债”,这样既有利于鱼的代谢与生长,又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



4.减少中华鳖和鱼类病害的发生



鳖的游泳能力不及鱼类,一般只能吃到因患病而行动缓慢的鱼和死鱼,或规格在5~10厘米以下的小鱼,而对健康的、活动敏捷迅速的成鱼,鳖很难捕食,所以不必担心鳖捕食鱼类。



鳖鱼混养,由于鳖清除了病鱼和死鱼,起到防止病原体扩散和减少鱼病发生的作用。



同时,又为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也可预防鳖病的发生。



二、鳖鱼混养的技术要点



1.池塘准备



除稚鳖池因面积过小不宜改建成混养池塘外,其余的幼鳖池、成鳖池、亲鳖池均可改建。改建后的混养池应以养鳖需要为主,一般要求水位1.5米以上,面积3~8亩。



苗种放养前,池塘必须经过暴晒、清整,放养前7~10天,每亩面积用生石灰 75~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进行带水(10 厘米)清塘,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然后注水 1.2~1.5 米。



鳖种放养前每亩水面设3~5个食台(每个食台规格为长150厘米、宽50厘米)、一个浮水性晒台(宽 1 米、长 4 米)。



2.混养鱼类品种的选择



可根据池塘、饲料等条件,以不影响鳖的正常生长为前提,选择混养鱼类的品种。混养鱼类时以主养鱼为主,搭配其他品种。



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均可与鳖混养,如鲢、鳙、鳊等可充分利用水体的浮游生物,鲫鱼、罗非鱼等可摄食养鳖的残留饵料、有机碎屑和鳖的排泄物,草鱼、团头鲂等可摄食水中的水生杂草。



黄颡鱼、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类也可与鳖混养,但为了避免这些肉食性鱼类对鳖食物的竞争,尽量做到让鳖与肉食性鱼类分开摄食,可先投喂鱼类饲料,半小时后再投喂鳖饲料。



下面以中华鳖与黄颡鱼的高产混养模式为例介绍鳖鱼混养技术,可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中华鳖 100 千克,黄颡鱼 400 千克。



3.苗种放养



黄颡鱼种要求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无病、规格一致。一般鱼种规格为5~10克,每亩放养 6000~8000尾左右,一次性放足。



在黄颡鱼种下池15~20天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颡鱼在生态和食性上没有冲突的滤食性鱼类,如每亩可搭配体长15~20厘米的鲢鱼 80~100 尾,鳙鱼寸片 700~800 尾。



为保证中华鳖当年上市,鳖种一般选用规格为200克/只左右的大规格鳖种。



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 2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放养,每亩放养 200~250只,鳖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病无伤。



鳖种、鱼种放养时用 15~2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或 3%~5%的食盐溶液等浸泡消毒,以杀灭鳖、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同时预防水霉病的发生。



下塘时,运输鳖种、鱼种的水体温度与放养池水的温差不超过 2℃。黄颡鱼种转运、放养工作最好在冬季完成,动作尽量要轻,避免鱼体受伤。



4.投喂



由于黄颡鱼为偏肉食性鱼类,在完全使用配合饲料投喂前,必须进行人工驯化,驯化过程一般需 7~14 天,前期以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以配合饲料为辅,顺利让其集群摄食,投喂时用声音刺激,让其形成条件反射,而后逐步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比例,直至完全使用配合饲料投喂。
配合饲料选用膨化饲料,应投在固定的食场内, 黄颡鱼食场与鳖食台距离 20 米以上,每天上午 6~8点,下午 5~6 点各投喂一次,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具体投饲量要根据水温、天气以及鱼的摄食情况而定。



中华鳖饲料也以配合饲料为主,揉搅成团状,或制成软颗粒状投在专用食台上,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 2%~3%。



可将鲢鱼等动物性饲料绞成鱼糜,拌在配合饲料中投喂,或剁成条块状直接抛洒在食场上投喂,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5%~10%。投喂时间在黄颡鱼摄食结束半小时后进行。



5.病害防治



黄颡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造成损失。



鱼种放养后,用含量为45%的二元二氧化氯进行药物泼洒消毒,使池水药物浓度达 0.4毫克/升,泼洒药物多在晴天上午 9~10 点进行,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或中草药以预防鱼病,以后每 20~30天进行一次药物预防。



一旦发生鱼病,应及时进行诊断和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混养的中华鳖疾病发生率较低,但也要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除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外,每隔 20~30天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或中草药以预防疾病, 氟苯尼考用量为每千克鳖体重用药10毫克。



6.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巡塘,认真观察和记录鳖和鱼类的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检查防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发现死鳖、死鱼要及时捞出,做好日常观察记录。



生产中通过加注新水、施肥、泼洒药物或开增氧机等手段来改善水质,预防疾病和浮头现象。



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10~15厘米。在阴雨、暴雨、闷热天的夜晚要适时打开增氧机防止黄颡鱼泛塘。



长期投喂配合饲料,池塘水质会逐渐恶化,对黄颡鱼的生长不利,可以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一般每隔 15~20天使用1次,每次每亩用量15~20 千克。



通过换水或施肥等手段来调节水体透明度,长期保持在 25~30 厘米。



7.捕捞



11月底前,排出部分池水,降低池内水位,先扦网捕鱼,待鱼类起捕达到80%以上时,干塘捕捉成鳖,经挑选分级后,上市销售。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