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详解斑点叉尾鮰生物学特性以及食性特点

    [复制链接]
查看41975 | 回复6 | 2021-8-3 1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为了给斑点叉尾鮰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者有必要先充分了解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特征,掌握其习性和生活规律,在此基础上,同时制订一系列相应的养殖措施和对策,才能为高产高效养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斑点叉尾鮰外部形态



斑点叉尾鮰体形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部相对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黏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



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口角须1对,颐须2对,颏部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



口角须最长,从基部较粗稍扁逐渐变为尖而圆,须末端超过胸鳍基部。



鼻须和颐须短于口角须的一半。前后鼻孔相距较远,呈管状。鼻须根部着生于后鼻孔的前端,末端超过眼后缘。



2对颐须灰白色,外侧的1对长。鳃孔较大,鳃膜不连于颊部。胸鳍和背鳍有锋利坚硬的刺,刺的外缘光滑,内缘具锯状齿。



背鳍有软鳍6~7根,腹鳍位于背鳍后方,臀鳍较长,背鳍后方具有脂鳍1个,尾鳍有较深的分叉,各鳍均为深灰色。



头后部有明显的倒“V”字形皮褶。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形稍类似蝌蚪形,体两侧有明显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渐变淡或消退。体色受水质和饲料的影响会出现变化。



二、斑点叉尾鮰生活习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鳜鲈先生 | 2021-8-3 11:31: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斑点叉尾鮰属于底层鱼类,野生群体一般栖息在湖泊、大型或中型河流中,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自然越冬。喜欢生活在清凉、较深以及底质有石块和沙砾的水中,在夜间做短距离游动,从湖泊游到河的支流进行觅食;



在日出或日落期间常发现该鱼的活动能力明显增强。



冬季主要在水体底层活动,而且活动能力明显降低。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鳜鲈先生 | 2021-8-3 11:32: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斑点叉尾鮰幼鱼阶段活动较弱,喜集群在池塘边缘摄食、活动,随着鱼体长大,游泳能力增强,逐渐转向水体中下层活动。



斑点叉尾鮰为温水性鱼类,适温范围0~38℃,最适生长温度26~30℃,最适摄食温度18~34℃。



pH值5~8.5均可生存,而以6.3~7.5为最适pH值,盐度适宜范围为0~8.5‰。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对该鱼的生长、性成熟及产卵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溶解氧2.5毫克/升以上的水体即能正常生活,溶解氧低于0.8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养殖生产中水体溶解氧水平最好在4毫克/升以上。



斑点叉尾鮰性情温顺,喜欢集群摄食,也容易捕捞,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养殖。



三、斑点叉尾鮰食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鳜鲈先生 | 2021-8-3 11:3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斑点叉尾鮰属于肉食性鱼类,经人工驯化养殖后,可转变为营底栖生活的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



较贪食,具有一个较大伸缩率的胃,胃壁较厚,饱食后胃体膨胀较大。



生活在自然水域的幼鱼主要摄食个体较小的水生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水生昆虫等);



稍大点的幼鱼,除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外,主要摄食中、大型浮游生物中的甲壳动物、小型底栖生物、水蚯蚓、水生昆虫及有机碎屑等;



成鱼则以浮游动物、各种蝇类、摇蚊幼虫、软体动物、大型水生植物、 植物种子和小杂鱼虾为主食。



其摄食方式随个体大小而异,幼苗期以吞食与滤食并举;自幼鱼长至成鱼时期转为吞食为主。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各生长阶段均喜食人工饲料。斑点叉尾鮰日夜均摄食,且有集群摄食的习性,并喜弱光和昼伏夜出摄食,主要以底层摄食为主,但幼鱼有时也游到水面摄食。



人工饲养若采用在水体表面的方式投喂引诱其摄食,久成习惯后,可养成在水面集群摄食的特性。



四、斑点叉尾鮰年龄和生长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鳜鲈先生 | 2021-8-3 11:32: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斑点叉尾鮰属于大型经济鱼类,在江河中最大个体可达20千克以上,一般成鱼规格为0.5~1.0千克。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的体长可达13.0~19.5厘米;2龄鱼可达26~32厘米;



3龄鱼为35~45厘米;4龄鱼为45~57厘米;5龄鱼为57~63厘米;雄鱼的生长速度略快于雌鱼。



生长速度受气候条件、饲料及饲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差别。



在网箱养殖条件下,当年苗种体长可达15~20厘米,体重可达75~150克;第二年鱼的体长可达35~48厘米,体重可达700~1000克。




在商品鱼养殖中,要经常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测量其体重与体长,计算出它们的关系,来确定鱼的生长状况(如肥满度、营养情况等)。



在鱼种阶段,20厘米以下体形较细长,20厘米以上成鱼阶段体形变得较肥壮。



五、斑点叉尾鮰繁殖习性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鳜鲈先生 | 2021-8-3 11:32: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斑点叉尾鮰雌雄性比约为3∶1、2∶1或1∶1。



雌雄比例不同,产卵的数量、卵块重量及孵化没有什么差异,如果雄性比例大些则产卵的速度会快些。



其标准性成熟年龄为3~5龄,体重2~4.5千克,3龄鱼达到性成熟的占30%~40%。



从生产角度讲,亲鱼以4~5龄、体重2.0~3.0千克为好。雌鱼相对产卵量为每千克体重4000~15000粒。



产卵数量因亲鱼个体大小、初次和第二次性成熟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般个体在1千克以上,初次产卵量为4000~7000粒/千克,第二次产卵量为7000~15000粒/千克。



体重约4.0千克的亲鱼可产卵约30000粒。产卵周期为一年,体外授精。



在江河、湖泊、水库中均能自然产卵,以水底部有沙质、硬土底的浅滩较合适,喜欢在僻静、阴暗的岩石下或洞穴筑巢产卵。



在人工产卵池塘,一般放置人工鱼巢等产卵装置让雌鱼产卵。



雌鱼产卵后即离开鱼巢,雄鱼守护卵块,并扇动鳍以产生水流增加卵块的氧气供给和排出卵块代谢产物,直到鱼苗孵出。



产卵季节在湖北地区为5月上旬至7月底,广东等南方地区为5月初至7月初,产卵水温为20~30℃。



在水温24~26℃时,孵化时间为6~7天。出膜10天左右,器官分化完毕。斑点叉尾鮰属于一次产卵类型,雌鱼一般每年仅产1次卵,雄鱼可多次排精。



成熟亲鱼如寻找不到合适的场所筑巢,全年将不产卵,除非用人工注射激素的方法来诱导。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小小鱼人 | 2022-5-28 23:1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详细的干货,学习收藏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