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一龄蟹种培育过程中的技术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752 | 回复0 | 2021-8-20 11: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河蟹一龄蟹种培育是河蟹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优质蟹种生长速度快、回捕率高,是成蟹养殖获得高产高效的首要关键因素之一。从生物进化角度分析,繁殖性能越强的生物,往往后代淘汰死亡率越高。河蟹作为高抱卵量的低等水生甲壳动物,在生态学范畴属于典型的r对策者。通常在人工繁育、培育及养殖情况下,同一抱卵蟹所繁育种苗最终能存活至成蟹阶段的比率为5-8%,而在野生自然环境下,该比率则远低于上述数值。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蟹种培育单位(基地)为追求高产高效,通过采取超常规技术手段,蟹种亩均产量往往显著高于正常培育模式。高产高效培育模式下的一龄蟹种并不等于优质蟹种,相反还可能导致蟹种抗逆性下降、回捕率降低。鉴于以上情况,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特色水产产业-河蟹)项目组、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特提出河蟹一龄蟹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几大技术误区,以供参考:

过量增氧导致蟹种耐低氧能力下降

在一龄蟹种培育阶段,部分培育池塘配备了高功率(>0.6 kw/亩)增氧系统(微孔增氧系统+水车式增氧机),同时采用24小时连续增氧模式。持续较高的池塘水体溶氧量有利于蟹种顺利蜕壳,促进摄食,加快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对于蟹种高产培育具有显著效果。

然而,一龄蟹种长期在高溶氧环境中容易导致耐低氧能力下降,同时整体抗逆性(淘汰率)不同程度下降。换言之,本该淘汰的劣质蟹种在优良的环境中得以存活。在成蟹养殖阶段,若成蟹养殖池塘溶氧水平显著低于原苗种培育池塘,一段时间内部分蟹种难以快速适应,最终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化学性底质改良剂过量使用导致蟹体损伤

定期改良底质是河蟹一龄蟹种培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复合微生物与化学性底质改良剂是最常用的两类底改投入品。复合微生物底质改良剂依靠有益菌类促进残留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抑制有害菌类的繁殖,毒副作用甚微,是一类安全、有效的绿色改底制剂。化学性底质改良剂通常为强氧化剂,依靠物质本身的强氧化特性促使有机物大分子发生双键环氧化,且易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化学性底改因改底速度快、效果显著而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底质改良作业领域。

在一龄蟹种培育过程中,如过量使用化学性底质改良剂,尤其是酸性氧化剂的滥用容易导致池塘底层土壤呈现弱酸性,蟹种长期在弱酸性环境下易发生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化学性损伤:①易导致蟹壳腐蚀、钙质流失,加大腐壳病发生风险;②易导致步足爪尖磨损或断裂,导致蟹种“磨爪”比例升高;③易腐蚀内部鳃丝和其他器官,导致呼吸系统受损,影响机体生理机能。发生以上化学性损伤的蟹种,最终将导致在成蟹养殖阶段死亡率升高。

水位过深容易导致蟹种渗透性调节机能发生改变

通常情况下,一龄蟹种培育池塘与成蟹养殖池塘水位接近,水位上下浮动范围为0.3-1.5 m。为追求高产高效,部分蟹种培育基地采用“高密度+深水位”培育模式,大眼幼体放养密度>3 kg/亩,最深水位达3.0-3.5 m。随着池塘水体容积的加大,蟹种生存空间加大,该模式对于提升蟹种亩均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池塘水位越深,水压越大,水体理化环境与普通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蟹种培育后期,蟹种大都蛰伏于池底,机体承受水压加大,因此会主动调节自身渗透性以保持与外界压力的平衡。至次年成蟹养殖阶段,尤其是春季水位较浅阶段(水位约0.3m),随着环境的改变,深水位培育的蟹种可能短时间内难以快速适应浅水位,导致第一次蜕壳死亡率升高。

信息来源: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作者:付龙龙)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