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 控料——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关键

[复制链接]
查看1035 | 回复0 | 2021-10-30 1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水产动物发生疾病时,控料可以减轻鱼体消化的负担,缓减水体净化压力,改善环境,利于疾病的治疗。下面以加州鲈感染爱德华氏菌病的治疗为例,分析控料在水产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了解加料过急、过量投喂造成的危害。




一、案例基本情况

广东佛山南海区沙头南金村一加州鲈塘,水面5亩,水深3米,6台叶轮增氧机。2020年5月1日,放朝苗5万尾。到11月上旬,存塘约4.7万尾加州鲈,一天喂料6包。



11月16-23日,鱼出现慢料,每天仅喂料2-3包,损耗鱼6-8尾。



11月24-30日,拌料内服助消化药物,每天喂料7-8包,损耗鱼6-8尾,期间抛网看鱼发现有个别鱼身体发黄,俗称“黄身”鱼。



12月1-4日,水温19℃,每天损耗逐渐增至15尾,解剖游水鱼肝脏极差,发白肿大,有部分肝脏组织纤维化,俗称“橡皮肝”,肾脏肿大,腹腔有腹水。从肝脏、肾脏、脾脏及腹水分离细菌,室温培养48小时后长出细小菌落,经鉴定为爱德华氏菌,药敏实验显示该菌对“氟多力”、“菌炎好迪”、“肠苷康”等药物敏感。
1635591788145374_123.png
病鱼肝脏发白肿大
1635591805403411_941.png
上半部分肝脏肿大,下半部分“橡皮肝”



肝组织做病理切片显示,肿大发白肝组织(标记A、B)有大量坏死灶,轻微脂肪变性,局部肝细胞有萎缩。“橡皮肝”组织(标记C、E)局部纤维化并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水样变性严重,多量不同时期的坏死灶(非诺卡氏菌病)。
163559182287182_206.png
A-B肿大肝组织;C-E为“橡皮肝”

A,C-多量坏死灶;B-轻微脂肪变性

(黑色箭头示坏死,白色箭头示纤维化,e示嗜酸性粒细胞)



12月5-6日,喂料4包,先外泼抗病毒中药,再内服抗菌药,损耗约20尾。



12月7日,停料,消毒。12月8-9日,喂料6-7包,内服抗菌药,每天损耗35-55尾,均有零星几尾黄身鱼。
163559183767717_946.png
12月14日,停料,损耗55~60尾。



12月15-24日,每天喂料减至3包,内服抗菌药,每日损耗逐渐减少。



整个病例过程投喂与损耗鱼数量如图所示:
1635591856087517_652.jpg
二、分 析

在温度较低的春冬季节,鱼体消化能力下降,吃料自然减少,应适当控料。但本案例中加州鲈吃料变慢后,通过内服促消化药物,立即翻两倍加料,且之后一直这样投喂,明显属于加料过急,且过量投喂。之后抛网发现有“黄身”鱼,解剖鱼肝脏均很差,甚至出现了“橡皮肝”,肝脏组织纤维化,就是因为连续过量投喂加大了鱼体的消化负担,促使肝脏不断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超负荷运转最终使肝脏受损,抗病能力下降,出现“黄身”、“橡皮肝”等情况,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可以确定肝脏发白,有腹水的鱼感染了爱德华氏菌,从损耗鱼数量曲线来看,在未减料的情况下,拌料内服抗菌药物并未降低死亡量;最终减料一半并内服抗菌药,才控制住了每天的损耗量,说明在疾病处理过程中控料极为重要。因为肝脏不仅与消化有关,还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控料后减轻了肝脏消化负担,促进药物作用;同时减少了对池塘水质的污染,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综上所述,快速加料及过量投喂不仅导致该塘鱼发生疾病,同时还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控料是春冬低温季节疾病防控的关键。
水产通-水产养殖,一点就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